疫情警示,要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
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在国家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建立和完善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体制机制方面占据基础性地位。此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在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本次疫情防控,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海陆空三军和全国各地的优质医疗人员和物资持续增援湖北,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也表明面对重大风险考验时我国公共卫生和健康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地域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乡镇、社区等层面专业人才匮乏,导致基层防控能力薄弱。有关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每千人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为0.61 人,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到2020 年每千人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量提高到0.83 人以上,这一数据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健康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投入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有关。目前,我国三千多所大专院校中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大学仅有80余所,这一规模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显然无法满足日常与应急需要。
第二,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的培养理念有待更新
此次疫情防控进程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涉及生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公共卫生体系的优化必须要树立起大健康的理念。在2016 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已提出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新方针,即“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等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贯彻。现有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理念还未能从传统的治病和防病转变为真正以健康为中心,未能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复合模式。
第三,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有待提升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防”“治”分离的现象比较突出,不重预防容易导致“小病酿成大疫”,遭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不完善,使得全民应对的基础十分薄弱。此次疫情前后出现的一些健康陋习和非理性行为都表明公众的卫生和健康素养亟待提高。过度依赖医疗体系,将显著增加国家的支出负担。尤其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病率与发病率持续攀升,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趋频发,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把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的百年大计。
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尽快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的培养体系。
一、贯彻预防为主,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
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顶层设计、预防为主等观念尚未有效落实,国家对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进行统筹规划时,应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沟通与协调机制,必须认识到保障、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健康,需要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复合模式。加大投入,把加强医教协同作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发挥医疗、卫生、教育和体育等各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优势,推动卫生和健康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在规模和质量上尽快迈上新的层次。
二、强化学科融合,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布局
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和创新发展中更多支持新型公共卫生和健康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复合应用型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的“中国模式”。根据此次疫情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围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侦、检、防、治”等关键技术,加快“核、化、生”等相关学科的融合,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与健康专业的复合度。
此次疫情期间倡导“少出行”引发的居家健身需求以及国际学术界对运动提升抗疫能力的研究都表明,运动健康促进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体医融合”背景下,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对运动健康的需求也日益显著,亟需在公共卫生领域设立运动与公共健康专业,坚持体医结合、康(医)体融合,加强非医疗健康干预,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和运动与健康知识、技能和素养的专业人才,为运动处方与医疗处方相结合的疾病和运动健康管理提供人才支撑。
三、升级健康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服务国民健康
经过此次疫情,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显得更加迫切。这需要医疗、卫生、教育和体育等部门协同推进,构建大中小幼一体贯通,且有效覆盖全民的国家公共卫生与健康支持体系。要发挥医学、公共卫生和体育等院校和专业在建设“国民健康素养课”方面的不同优势,推出融生命教育、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健身意识、卫生习惯等知识于一体的国民必修课,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的意识,倡导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的理念。要通过开发面向全民的国家级卫生与健康慕课,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尤其是根据农村和社区等基层的特点研制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计划,在全社会塑造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陈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