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战线动态

重庆医科大学师生应急科研攻关,硬“盒”抗“疫”!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408    分享:

重庆医科大学师生应急科研攻关,硬“盒”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420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抗“疫”一线,与死神赛跑,与病魔抗争。疫情紧急,大量新冠肺炎疑似病人亟需在短时间内获得确诊,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重庆医科大学师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审批(证书号:国械注准20203400182,国械注准20203400183),获准上市,正式投入临床应用。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检测快速、高通量、低成本、检测方式安全等优势,可用于新冠肺炎诊断、流行病学筛查和临床转归预测。

国家卫健委3月3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已将血清抗体检测纳入新冠肺炎的确诊依据。

2.png

3.png

3月4日下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九场),重庆医科大学校长、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发项目负责人黄爱龙对成功研发两款新冠肺炎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了介绍。

科研攻关

1月13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结束之后,作为负责人,从事了30多年病毒研究的校长黄爱龙教授就召集实验室部分老师,对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研判分析。

1月21日,重庆市出现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天,黄爱龙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新冠病毒相关科研攻关。时值寒假,很多师生都已陆续离校,疫情管控也越来越严,能够返回实验室的人不多,但研究势在必行。

黄爱龙教授把留校的几位学术骨干聚在一起,结合实验室的技术储备、设施设备等资源和比较优势,经反复论证,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论证、研发工作。在黄爱龙教授的带领下,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汪德强、陈娟,硕士生导师蔡雪飞、龙泉鑫、胡接力及助理研究员邓海均,博士生魏杰、陈彦猛、何长龙、陈阿玫、高庆祝、甘春扬,放弃寒假休息时间,义无反顾参加到该项目研发工作。

4.png

1月24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列入重庆市科技局启动实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第一批资助项目。

黄爱龙教授说:“疫情紧急,人命关天!这次我们和合作方都是不讲成本,不说困难,只为了一个目标——尽快把检测试剂盒做出来!” 尽管对整个研发工作已经进行了非常严谨的设计,对每位科研人员乃至博士生的分工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也准备了多套应对方案,但是,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黄爱龙教授只要没有公务就泡在实验室,有时凌晨两点多又跑回学校。

5.png

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汪德强教授,是本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负责人。由于人手紧缺,他和蔡雪飞教授从实验室其他老师手里“挖”来6名家住重庆主城的博士研究生,临时组队,一起开展重组抗原的设计与制备。为了尽可能避免实验失败,他们采取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两个组同时独立推进,每个实验都是一个人加样,一个人检查复核。

6.png

因为重庆没有验证制备需要的生物技术服务类公司,合作方博奥赛斯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提供制备服务。为提高原核表达的效率,项目组对设计的6个重组抗原进行密码子优化需要基因合成,在上海负责基因合成的上海生工安排专人制作。物流交通已停,他们安排专人乘飞机取送,采用接力的形式,负责专人不出机场,只往返于重庆、天津、上海三地的机场护送。

经过反复改进和验证,2月6日,初步组装的基于表位肽和重组抗原的化学发光试剂盒各项性能都基本达到预期设定指标。

硬“盒”抗“疫”

与核酸检测需要获取患者的带病毒咽拭子等标本不同,化学发光法抗体检测取材于静脉血,用血清进行检测,具有检测方式安全、检测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等诸多优势。

试剂盒研发成功后,应湖北省黄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等机构的邀请,博奥赛斯公司于2月上旬向湖北黄冈、大冶疾控中心和咸宁市红十字会捐赠了3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和2万余人份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此后,又陆续向重庆、四川、广东、海南、江西等地20余家医院和疾控中心捐赠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20余套,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3万余人份。

7.png

截至2月26日,该抗体试剂盒已在重庆和湖北的武汉、黄冈、大冶等地完成13532例样本测试,其中1362例确诊病例,结果显示IgM灵敏度为93.7%,特异性为99.4%;IgG灵敏度为89.6%,特异性为99.2%。据了解,该试剂盒已经实现量产,产量可达20万人份/周,目前已经储备100万人份的量。

抗“疫”育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研究生导师以使命担当、团结协作、能拼敢干的精神感染着研究生。

8.png

抗疫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在科研攻关中,不仅锻炼了研究生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同时强化了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思维,提升了科研水平,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夯实基础。抗疫更是一场责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教育研究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应有怎样的担当。研究生们表示,虽然不能作为医务人员参与一线救援,但实验室也是对抗疫情的前线,作为医学研究生,必须为疫情防控、为人民健康而全力以赴。

参与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发项目的六位博士研究生说,在试剂盒研发中,屡次试验、反复摸索,每次的试验失败几乎让他们筋疲力尽,但每一天疫情的急迫又让他们再次斗志昂扬。在他们心中,只有尽快开发出诊断效能高的检测试剂盒,患者才能更快得到诊治,所以一刻也不敢停歇。

图文 /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