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

热门提案:如何建设发展“双一流”高校?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290    分享:

热门提案:如何建设发展“双一流”高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到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也是“双一流”连续第六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双一流”建设依然是热议的话题。各大高校教授及领导积极建言献策,其中有不少提案都涉及到高教领域近年来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双一流”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一流高校应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我心里的‘世界一流’的高校,必须能够培养出能为世界未来和人类发展担纲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今年两会,施一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后,科技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在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中会更加倚重科技力量。如何进一步加速科技发展与进步,是他最关心的。他表示,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则取决于教育,如何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努力践行的目标,也是特别关注的话题。

谈及人才培养,施一公表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方式。“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更需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自己的本领,不要急于求成,要坐得住‘冷板凳’。”

如今,许多高校都在以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为目标。那么,“世界一流”高校是什么样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施一公说:“我心里的‘世界一流’高校,必须能够培养出能为世界未来和人类发展担纲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除此以外,还需要在以下两方面至少具备其一:一是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发展贡献新的、重大原创性的发现;二是在核心技术领域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和建树。”

施一公这样描述着他理想的大学:“希望若干年后,我们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钱锋:

“双一流”建设应打破“资源依赖”

近年来,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高校办学基础条件和科技人力资源得到了改善,切实提高了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钱锋指出,目前“双一流”建设还存在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尚显不足、政府“放好权”和高校“用好权”的经验不多、促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

他建议,开展高校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落实政治家、教育家办学目标要求,打造高素质的高校领导班子。

打破“资源依赖”,推进关键环节改革。“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应再走“资源依赖”的路径,而要在涉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事制度改革等关键环节上大胆改革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产生资源投入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推进大学内涵式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新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新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将保障教学投入作为资源配置的第一原则,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

加强人财物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将大学的人财物有效管理作为首要指标,把涉及人财物与基础性评价管理的体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突破的关键环节。大学人员配备要严格遵循因事设岗的原则,明确岗位要求,按岗招聘人员,要推动岗位要求、工作任务与薪酬待遇协调统一。要加强对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尽快建立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案。评估体系设计要注重“点”“面”结合。“点”的考察围绕体制机制性障碍的突破性举措,包括是否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首要位置,是否在学科、学科群、交叉学科建设方面有开创性举措,是否在原创性突破性研究、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方面有突出贡献。“面”的考察,要通过一般性定量化指标的实现,考察任务进展和成效,着重关注建设期内的增量、质量。最终要形成评估管理操作手册,以便实现精细化管理,让评估组织方、评估人员、被评估方都能清楚每年评估的重点和时间表,提高评估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完善“双一流”入选门槛 实施滚动淘汰制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鼓励更多高校积极参与竞争建设,并建立滚动淘汰机制,对建设学科和学校成效不明显、达不到新一轮入选标准的,予以强制退出。

据悉,早在 2017 年 9 月,国家公布了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全国共有 137 所高校的 465 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公开数据显示,"双一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入选高校在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标志性科研成果积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从 2019 年开始,教育部组织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了中期自评及专家实地指导,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各高校都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顺利通过中期考核。

"首轮遴选时,所有的‘ 211 ’和‘ 985 ’高校都自动进入了‘双一流’行列,这对其他的高校是不公平的。"施卫东认为,应当优化"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入门条件,这样有利于更多的高校参与竞争,也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更好地发展。

在施卫东看来,大家目前对于"一流大学"的标准普遍比较认同,但"一流学科"的入选标准一直没有正式公布,争议比较大。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过分强调某一单向指标、单个学科排名的现象。相比于以往的‘’ 985 和" 211 "工程,"双一流"建设实行了动态管理,这其中也存在部分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没有明确建设期满的具体考核标准、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太过繁琐、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等。

为此,施卫东建议,要以学科水平为基础制定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入选学科要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中达到 A 类等级,对于数量较少的学科要达到国内前三名,同时也要兼顾世界一流。还要综合考虑学校整体实力,入选学科要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等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在考核体系上,他也认为,要制定明确统一的考核标准,还要打破身份固化、建立滚动淘汰机制,对建设学科和学校成效不明显、达不到新一轮入选标准的予以强制退出,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全国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应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重点倾斜

“疫情防控暴露出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短板,也凸显出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传染病研究的不足。”唐金海表示,我国应大力加强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为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他认为,目前,已经被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数量相对偏少,难以适应未来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

因此, 唐金海建议,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中,进一步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

聚焦双一流建设 推动建立合理评估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我还是继续关注有关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问题,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体系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5月27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我国2016年启动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建设后,这也成为他长期关注的教育议题。

2016年,我国启动“双一流”新一轮建设,中央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

“建设一段时间后,建设的标准以及建设的成效如何?应该用哪些考核体系来评估?”带着这个问题,薛建辉开始着手对所在江苏省几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一流学科的建设高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高校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在学校工作的经历,形成相关提案带到了2019年全国两会上。

在提案中,薛建辉建议:一是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评估建设成效;二是在建立评价标准时,要分门别类,让建设更加有针对性;三是通过设立“双一流”建设基金,进一步加大对“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力度。

薛建辉的提案提交后,得到了教育部的积极回应。“教育部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对我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建议一一作了回应,进行了三次沟通。”薛建辉表示,“双一流”建设到现在将近五年,即将进行第一轮评估,教育部提出将根据我所提建议来进行跟踪评估。

同时,薛建辉也坦言,“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过程,可能也需要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

“今年,我将继续关注‘双一流’建设,并做跟踪调研。”薛建辉介绍,“希望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近期内出台‘双一流’建设的标准以及评价体系,来推进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另外,高校学风、校风建设议题同样是薛建辉今年的履职重点,“特别是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力戒浮躁,从而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希望通过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对‘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合理评估。”薛建辉总结道,“这样既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利用,也能促进保障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

倾斜政策 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由于长期受办学经费拨款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与中央直属高校相比,地方‘双一流’高校仍然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说,办学经费不足、高层次人才聚集和涵养能力偏弱、人才培养结构不能适应“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等问题凸显。建议国家尽快释放更多的政策空间,推动这部分高校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要加大对地方“双一流”高校的宏观指导,将地方“双一流”高校纳入教育部管理序列。宋纯鹏表示,在拨款体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相关活动,享受相关人才、条件平台设置等政策待遇,并设立地方“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专项指标,单列地方“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以满足其学科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

加大对地方高水平大学 一流学科创建支持

地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由原部委院校划转地方管理的高校,具有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等特点,但当前受制于经费和办学区位等因素影响,人才引进等问题突出,影响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个别产业甚至出现人才短缺等现象。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建议,加大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创建支持,遴选具有鲜明行业背景和较强实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省部共建一流学科。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具有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能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教育公平、提升区域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支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袁亮分析,应当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能源革命”等国家战略,支持融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支持条件具备的学校异地办学,为高校内涵式发展营造一个即严格管理、又宽松有序的政策环境。

袁亮还建议,对一批教学科研实力较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大话语权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允许其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大为行业和区域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保障力度。对服务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艰苦行业的学科、专业,出台激励制度,确保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行业有足够的人才智力支撑,保障国家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

何为双一流大学?不是要建第二个哈佛耶鲁

“我们要建立的一流水平的厦门大学,是带着厦门大学风格的一流大学,并不是要建第二个哈佛,不是建立第二个耶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荣表示,厦门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是围绕着优势学科来展开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何为双一流大学?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张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流大学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做出一流的贡献,推出一流的成果,我们讲的贡献和成果,既包括我们的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也包括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

厦门大学成立于1921年,长期致力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张荣表示,双一流大学建设主要包括体系和能力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包括学科体系、人才体系、治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二是培养一流能力,包括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

“厦门大学建设可以概括成三句话,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厦大风格。”张荣表示,建设双一流大学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出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及优势学科。“我们厦门大学并不指望一夜之间所有的学科都变成世界一流,但是,那些有基础,已经有了相当积累的学科,会优先给予支持。”

张荣还表示,一流大学的建设,既不能关起门来建设,也不靠空口讲,要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我们的培养是和我们国家本身的战略需求结合在一起的。”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

“双一流”将加剧高校发展失衡 地方高校需获支持

“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年度经费、生均经费方面的差距不时成为舆论热点,也成为高校师生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提出,“目前‘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标签化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以部属高校为主体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其他高校之间的发展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李清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对地方高校支持力度扭转高等教育发展失衡态势的建议》。

他建议,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加强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建设,重点是加快从身份等级机制到开放竞争机制的转变。

按照方案,“双一流”建设计划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的一轮建设应该在今年结束。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

对标一流 办好“最大”本科教育

打造有品牌的高等教育学府,要对标国家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定位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实现建设国家一流大学的阶段发展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表示,学校要对标一流,坚持学术引领与优势特色建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办好“最大”本科教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郑州大学大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基本形成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完成“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估,部分指标提升明显,一流大学建设成效显著。

如何办好“最大”本科教育?牛书成表示,在建设“双一流”过程中,以“中心城市·一流大学”合作为抓手,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郑洛新自主示范区建设。要着力打造河南省人才集聚高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疫情防控和一流大学建设双胜利,同时围绕一流学科布局与整体学科提升,努力完成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

乡村振兴时代 “双一流”高校应扛起教育扶贫大旗

“脱贫攻坚之后,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精准帮扶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的每一所“双一流”高校能够帮助一个极度贫困县的基础教育,长此以往,中国边疆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整体条件和水平定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赵跃宇多次赴广西中越边境的百色市那坡县、靖西县,调研边疆贫困县的基础教育问题。

赵跃宇指出,通过调研,他发现目前边疆贫困县的基础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教育扶贫应该是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他表示,由于边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导致基础教育水平整体不高。与此同时,当地民众非常希望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但苦于没有很好的教学资源,所以不断地把孩子送到距离居住地很远的城市中小学进行学习。

赵跃宇认为,异地求学不仅给当地民众增加了很多负担,也造成乡村教学资源进一步匮乏,对边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弊端。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尚有7.65万户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数排中国第4位。多年以前,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的孩子们上学,还需要翻越悬崖,攀爬木梯,行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而类似悬崖上的“求学路”“半山学校”,亦曾是中国边疆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之痛。

近年来,随着中国脱贫攻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尽管上述“悬崖村”“半山学校”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贫困偏远山区的教学环境已得到长足改善,但师资队伍不强、办学水平不高仍是困扰当地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赵跃宇表示,为助力改善边疆贫困县的教育问题,2020年起,广西大学开始尝试选派25名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广西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赴那坡县民族中学任中学老师,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支教。“我们希望通过推行这种选派模式,让更多边疆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资源。”

他建议,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广西大学应该做的事,中国所有的高校,特别是进入到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双一流”高校对极度贫困县一对一帮扶,来改善边疆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整体条件和水平,提高他们的办学质量和当地民众受教育的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

加大“双一流”建设高校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支持,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有着切身体会与深入思考。

林文勋认为,近年来,中西部地区高校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包括:建设起步较晚,相对于原“985”高校,中西部高校建设起步晚、基础弱,两类院校同台竞争、同场竞技,水平实力悬殊;经费和资源投入不足,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办学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且差距还在拉大,成为制约发展的巨大瓶颈;短板和弱项较多且相互叠加,例如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高水平科研平台较少、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教育综合改革相对滞后等,大大增加了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展难度和压力。

为此,林文勋建议,要综合办学历史、办学规模、资源投入、发展潜力等因素,突出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贡献,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注重学校未来的发展潜力,考虑各高校的贡献度和不可替代性,采取综合因素评价法,实行“双一流”建设分类评价;要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给予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稳定的支持,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给予相对较长的建设发展周期;要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金投入,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引进国内一流高校 打造师范“双一流”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表示,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中西部地区只有46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支持力度。“鼓励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特色,扎根并服务于国家及所在区域的多元化需求,以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来加快一流学科、优势学科的建设,走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他建议国家加大对关涉教育、农业、医疗等国计民生的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实施“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能力提升专项”,引导“双一流”高校在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研究、访学进修、协同创新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方高校提升教师素质。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

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约,高校普遍缺乏标志性的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数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差距明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总规模与学校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加之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不断增强的同时,人才流失明显。”高岭表示,陕西是新时代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引擎和深化向西开放的战略依托,为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168万人,其中64%的毕业生面向西部就业,但当前西部高校和东部高校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导师总量、报考人数差距较大,研究生规模总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

在当前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与格局的大背景下,西部开发将承担更伟大的意义。高岭建议,应强化“双一流”顶层设计,注重系统布局,加大对西部特色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在办学经费、特色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学位授权资格及招生计划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以便促进这些高校更好地向行业产业需求转型发展,更好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高校应该借助于当前有利的发展环境,积极作为,勇于改革,闯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人民网、南方都市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现代快报、健康界、河南大学官网、中国教育报、厦门大学新闻网、澎湃新闻、大河网、中国新闻网、云南日报、搜狐网、网易等相关网站内容整合

记者 / 吴单、李萍、李娜、刘文阳、宋子节、钟焯、王新年、张楠、方梦宇、尹柏寒、赵实、张寅、陆航等

作者 / 杨陈、陈沿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