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前身为1920年成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是当时中国最早开设护理本科教育的高等学府。协和护理高等教育开办至今已满百年。
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卫生工作迅猛发展的需要,改为中专教育,后于1985年重新恢复护理高等教育,1996年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为当时我国第一所护理学院,除本科生以外,同时招收大专生和硕士研究生。2004年设立护理学博士点。2002年停招中专生,2017年停招大专生。2019年创办“卓越护理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班”。目前协和护理教育已经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办学定位坚持“小规模、高层次、多方向、国内引领、国际先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以创新发展为基本策略的精英教育,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护理学院,引领国内护理学教育和研究的未来发展。
建校以来,协和护理教育坚持“高进、优教、严出”的人才培养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三高”教育水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办学策略和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工作作风,标定了协和的优质水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前,护理学院拥有一支国家级师资队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以创新发展为基本策略,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护理学院,引领国内护理学教育和研究的未来发展。先后获评“国家教育部应用型护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等称号。学院现拥有实力雄厚的临床教学基地10家、社区实践教学基地3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护理政策制定与领导力”合作中心和与临床医学院共同被授予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汇聚了实验教学、临床教学及科学研究等优质的教学资源。
1996年以来,护理学院在中国率先开展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多项重点课题。其理论创新、教育实践和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教育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北京护理学会护理成果奖二等奖1项。
协和护理教育始终以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为己任,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毕业生遍及全国,涌现出了一批名扬中外的护理精英,有的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有的担任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有的成为教学名师、教育专家。自1931届毕业生王琇瑛先生成为中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起,先后有陈路得、林菊英、黎秀芳、刘淑媛、吴欣娟和李红共七位毕业生获此殊荣,为中国护理院校之冠。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协和护理人再次勇挑重任,不辱使命。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10余名校友驰援武汉一线,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协和护理教育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风雨历程,几代协和护理人,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今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协和护理人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新时代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阔步迈向新百年的征程!
图文 /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