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

改革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筑牢公众健康“防护门”

发布时间:2020-09-07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257    分享:

改革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筑牢公众健康“防护门”

划重点

2014年至2018年,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从87.5万人增至88.3万人,增长十分有限。

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265所,承担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学校约占35%,其中专门的医药院校106所。

2019年,预防医学在校生数量仅为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数量的11.3%,仅为护理学专业在校生数量的23.6%。


公共卫生是关系群体健康的重要公共事业,公共卫生人才是构成公共卫生服务完整体系的关键要素。今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提出将18.9万名硕士研究生的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专业,且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可见,在当前探索如何更好培养国家迫切需要、社会高度认可的公共卫生人才,尤为必要。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够,流失率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总体上卫生人才队伍规模应与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但在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基层卫生领域人才短缺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从人才培育方面看。

在高校人才供给方面,可以从防与治两个角度比较分析。在医疗(治)一侧,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校资源、社会资本投入都相对可观。全国共有21所大学的42个医学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新医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智能医学、转化医学等尖端领域发展。但在卫生(防)一侧,“为大众健康而立”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长期以来处于医学教育中的边缘。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不全面。人才培养缺乏大健康观念的有效整合;公共卫生领域的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割裂明显,各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的职业素养、职后培训有待规范化;缺乏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与评估的高水平认证体系。

其次,从人才使用与激励方面看。

公共卫生人才流失,主要原因是薪酬待遇较低、人才评价混乱,部分地区补贴不能落实到位。在一些发达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线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在农村和一些不发达城市,一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多年未招录大学毕业生,个别地方甚至没有相关专业人员。从数量上看,县以下农村地区人才短板更为突出。在人力资源相对充足的公共卫生单位,工作积极性下降、医疗服务功能减弱等问题也逐步凸显。

改革方略:构建多层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破解上述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公共卫生机构、社会各界全体合力,构建多层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持续提升办学质量是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首先,在发展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同时,应鼓励综合性大学加大对公共卫生学科的投入。其次,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要树立大教育观,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学位层次,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不同教育类型,在学术学位轨道和专业学位轨道都应该齐头并进;中学和大学应为所有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再次,在规范公共卫生本科教育的同时,增加公共卫生研究生的招生指标并侧重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加快探索公共卫生专业博士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应重视公共卫生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作用。由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牵头,设计适合的教学培训项目,对公共卫生领域相关人员及感兴趣的社会大众进行定期培训,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基础。

针对不同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制定核心能力框架,明确公共卫生人才必须精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是当下欧美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公共卫生人才能力评价体系包括以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为载体的能力评价体系,以继续医学教育为载体的公共卫生在职人员能力培养要求,以岗位聘任为载体的公共卫生人员上岗能力标准。然而由于推行力度不足,部门间缺乏协调,加上此前标准难以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亟须修订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标准,健全公共卫生人才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公共卫生教育资格框架体系,推动公共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准建设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高校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建设、资源投入、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

公共卫生人才在应急防疫中既需要纵向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横向的可迁移技能。要实现跨学科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融合文、理、医、工、经相应内容,不仅关注“技”,也要重视“道”。当前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及其他医学专业脱节现象严重,应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主要支持医学类本科院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等方面着力发展。在协同育人上,应设立公共卫生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先进的实训模拟服务系统,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为保障和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及保健服务的“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而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智力支撑。

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更多体现的是“隐性”价值,平常很少体现出如手术治疗般的“显性”价值。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筑起了公众健康的“防护门”。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的地位,首先要提高其工作待遇,避免人员过度流失,并吸引更多人带着社会使命感加入这支队伍。在改革薪酬制度基础上,应考虑完善职称制度,提供规范化培训机会,促进人员合理流动。

来源 / 光明日报

倪好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任佳萍 / 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