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王辰委员:构建新时代国家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作出科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部署。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中作出相应安排,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对受教育者“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
第一,医务人员素养直接关乎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而良好的职业前景是吸引优秀人才学医从医的关键因素。医生中出现职业荣誉感下降的现象,应在社会机制上给予充分关注。
第二,目前在医学教育中出现过于偏狭的专业设置,在本科阶段即划分特定专业,降分录取,对该专业医学生的素质和通识教育造成严重影响,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应予调整改变,即对于医生培养在本科阶段只设置临床医学专业,不再作细分。
第三,应切实根据医学教育资源情况设置医学院校和决定招生数量,杜绝盲目建立医学院和扩大招生规模。为满足人力资源增长的需求,可积极设置国际上已经证明适于行业需求的医生助理专业,分层级培养医务人员,形成合理的医疗人力资源结构。
第四,要依照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关方面切实给予较充分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资源和管理投入。
同时,要建立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相匹配、衔接的主诊医师负责制,对青年医师的职业前景作出清晰的规划与安排。
严纯华委员:以创新精神担起教育重任
我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从高校的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三个方面做了汇报,提出了一些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现状和历史,如高校分类、学科划分、思政课教育等,非常关注、非常了解。他所思考的很多教育问题,是从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又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论述,往往深入浅出,讲得既鲜活,又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听到这句话,非常振奋,更感到一种责任。我们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承担起这个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兰州大学近年来开展了很多教学改革,就是希望能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夯实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知识基础,掌握比较扎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或者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这些都是要靠细活的,容不得半点浮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需要把工作谋划得更深更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
林忠钦委员:加快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全国大中小学经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在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成功开展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确保了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同质等效。
会上,我围绕“推动教育变革创新”作了发言。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疫情防控既带来了挑战,更蕴含着机遇。广大师生合力破解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等瓶颈问题,为学校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全球疫情严重影响了学生赴海外深造,也给我们引才聚才带来了历史机遇。亲身经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广大青年学子更加由衷地坚定“四个自信”,这是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时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全面有序复学复课作出了重要贡献。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感到倍受鼓舞,动力十足。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启动优秀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并牢牢抓住全民战疫“现场教学”的大好时机,更加系统深入地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击疫情这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
来源 /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网易等网站整理汇总
记者 倪弋 储召生 高毅哲 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