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才培养破局需建多层次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当前,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短缺,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多为学历偏低、能力不强、流动性大的合同工。同时,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待遇偏低,且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这需要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要扩大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招生。
从发展需求看,目前各省、地市级疾控机构专业人才需求正在向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体的方向发展。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基本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一些国家甚至只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从教育发展看,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扩大公卫学科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已具有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
其次,要加强公共卫生专业基础人才培养。
目前,全国有近100所医科类大学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要进一步扩大招生数量。此外,建议在开设医学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增设预防医学专业。构建涵盖博(硕)士、本科、专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各省公共卫生工作的人才基础。
第三,要建立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全链条的培养机制,为在职人员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畅通的教育培训渠道。
各省开设预防医学的高等学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在各市至少建成一个公卫专业培养培训基地。要突破招生考试的瓶颈,招收更多在职专业人员攻读研究生学位。要大力加强对县级疾控人员、社区(乡镇)全科医生的系统化培养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要形成丰富的继续教育课程群,为非公卫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相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群体提高相应知识素养和技能提供教育服务。
此外,应强化公共卫生人才待遇保障,提升基本待遇,将各级公立医院和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中,专职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基本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还可以探索返还学费政策,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基层疾控、卫生监督、医疗机构等单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满足条件的给予学费分年返还,来充实和建设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来源 / 健康报
赵艳花 / 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中心产业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