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禁毒关键技术研究》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国际国内禁毒斗争高科技化趋势明显,基于毒品和药品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药科大学 依托药学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合作,探索出了一套兼具药学特色,聚焦公安实战的“教、学、研、战”一体化的禁毒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禁毒和毒物鉴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使其具有良好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情报意识、证据意识、实战意识和保密意识,具备适应新时期禁毒工作的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围绕上述人才培养要求,中国药科大学整合校内校外两种教师资源,面向禁毒技术与毒物鉴定方向的药学专业学位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开设了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禁毒关键技术研究》。
一. 课程介绍
教学目标:培养禁毒领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禁毒科技人才,着眼于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环节,掌握禁毒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技术,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一线禁毒部门培养专业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教学内容:包括禁毒的历史、现状、意义、毒品的类型、成瘾性、禁毒的技术方法与策略、禁毒组织体系、社会主义法律等;毒品成瘾性评估技术、毒品的危害性评估技术、常见制毒工艺介绍、毒品的常见检测方法、毒品原植物鉴定、毛发检毒技术、污水检毒技术、案例讨论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综合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和虚拟仿真实验,结合公安一线鲜活的禁毒实战案例,着重培养研究生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以及科学创新精神,让思政课更有温度和感染力,入选了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入选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教师团队是一个由中国药科大学和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交叉融合而成的“校警融合”“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了高校教书育人专业性和公安禁毒实战部门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团队成员都是禁毒科研业务骨干,承担了禁毒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公安部部级科研课题,实行“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理论学习+科研实践”、“双评价”的模式,是禁毒方向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是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也是我校实现贴近实战的禁毒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条件,同时也有力的提升了本课程的思政育人水平。
主讲教师狄斌教授
课程思政设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禁毒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团队结合禁毒专业特色,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在禁毒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禁毒工作的政治属性,把思政工作摆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挖掘禁毒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坚定了禁毒专业人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教育与禁毒专业知识的典型融合案例如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我国禁毒工作。讲授我国卓有成效的禁毒形势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典型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伊朗)严峻的毒情形势做对比,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禁毒领域中体现的巨大作用。
(2)以吸毒人员实际案例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案例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频,讲授毒品的成瘾性和对社会家庭的破坏力,教授学生掌握辨别评价真善美的标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和价值取向。
(3)以中国近代禁毒屈辱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讲授我国近代鸦片泛滥,国民羸弱的屈辱史,以及建国后我党执行的雷霆万钧的禁毒政策,在短期内彻底扭转了我国被毒品危害的史实,体现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4)以禁毒法律的讲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一切禁毒工作都是在法律框架下开展的,讲授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学生在禁毒工作中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5)以禁毒专业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禁毒科技创新需要科学理想。通过介绍主流的禁毒技术,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批判怀疑的精神、协同合作的精神、执着坚韧的精神以及理性精神等。
公安部禁毒专家授课
二. 教学案例详解
2015年3个化学专业的毕业大学生创业成立医药公司,非法生产芬太尼及其类似物,2016年被武汉警方查获,定为“8·25走私贩卖毒品案”,2019年12月宣判,认定构成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芬太尼生产工艺的研发者刘迪森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4人分获有期、无期徒刑,以及死缓。该案例的涉案毒品为一种新精神活性物质芬太尼,同时也是一种麻醉药品。随后介绍2018年12月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并举行会晤,双方同意采取积极行动加强执法、禁毒合作,包括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随后,中国政府在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下于4个月内完成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法定程序。
通过该案例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虽然并不存在芬太尼类物质滥用问题,但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施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毒品问题治理,旨在维护全人类健康、安全和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对比新型毒品在国外的泛滥和我国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不断加大的监管力度,让学生充分认识禁毒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我国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成效。本案例用大学毕业生想“创业”,却误入歧途涉及芬太尼制毒案,涉案主人公的大学毕业生身份极易与课程受众引起共鸣,使学生深深感受到“药品”与“毒品”的制造仅在一念之间,仅有一步之遥,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要时刻不忘紧跟禁毒法规更替,充分意识到毒品对社会以及个人的巨大危害,并产生对禁毒职业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另外,通过本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引导研究生们正确看待知识与金钱的关系,正确应用掌握的专业知识造福于人类的健康事业。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是中国政府严厉禁毒政策和积极承担国际禁毒责任的重要体现,从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高效率的立法管制进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我国禁毒立法工作不断与时俱进。
三. 课程思政特色与成效
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课程思政内容润化无声的融入到禁毒专业技术知识中去,提高了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率”和“转化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资源包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禁毒虚拟仿真实验”,该项目2019年获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并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以及21个“禁毒专业知识微课视频”等。通过将线上与线下教学充分打通,以“主导-主体”教学理念为指导,探索课堂、专题讲座与网络互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新模式。学生课下在线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布置思政融入情境,充分开展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逐渐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
课程思政成效。重视导课环节,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大学毕业生涉案芬太尼真实案例,采用问题式、案例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习主动性,实现完整的教学闭环。教学过程中引入禁毒关键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进行禁毒虚拟仿真实验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教学法,我们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了禁毒专业知识中,提升了思政课教学质量,让思政课更有维度和亲和力,巧妙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效地传递给了学生。3年多的实践证明,学生真正喜爱、真正接受、内化于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构建了“三全育人”新格局。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126人样本)显示,80.95%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很满意”,97.62%对课程结合实际和学科特点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很满意”,100%认为课程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激发了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95.24%认为课堂对人生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教学督导也给予了积极评价:“课程资源丰富,思政元素实现有机融入,提高了学生学习体验,提升了从事禁毒科技工作的政治高度。”思政育人成效初步彰显,这是中国药科大学校结合禁毒专业特色,切实增强立德树人实效的有益实践,更是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探索。
图文 / 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