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成果
优秀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优秀成果

课题成果展示 | 以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12-08  来源: 未知     浏览:329    分享:

以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 上海预防医学


       摘要:复旦大学紧扣国家健康重大需求,在全国率先试点培养公共卫生硕士(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20余年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MPH培养模式,通过不断修订培养方案、精心建设课程教材、全力打造实践基地和坚持论文应用导向,探索解决公共卫生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被学术学位同化、矮化的问题,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主动服务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案例。

       关键词:关键词: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应用导向

       作者:刘星1,何纳1,汪玲2,何更生1,陈文1,葛慧1,毛斓1,姜庆五1,周志俊1,陈兆君2,谢静波2,包江波2,何珂2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基金项目: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项目(201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7年研究课题(A1-20170203-01)。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新阐述: 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才培养重点也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 康为中心”。1996年以来,复旦大学承担多项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卫生计生委)有关培养改革项目,在全国率先试点培养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专业学位研究生,紧扣国家健康重大需求,并将其贯穿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修订培养方案,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实践基地培育,突出论文应用导向,通过20余年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讲话引导下,进一步创新了 “以健康为中心”的MPH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公共卫生“健康卫士”,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健康融入万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国家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提供了 “主动服务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案例。


       一、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科学学位研究生区别定位、分类指导、差别化招生和教育培养的问题 我国自1990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2001年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设置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在此之前,公共卫生行业人才存在实践应用能力欠缺,岗位需求不胜任,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指导实践不足的情况。复旦大学于1996年率先开展应用型公共卫生硕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设置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在此之前,公共卫生行业人才存在实践应用能力欠缺,岗位需求不胜任,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指导实践不足的情况。复旦大学于1996年率先开展应用型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但因缺乏专门针对MPH的培养方案.缺少与其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教材,存在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趋同”的现象。专业学位被学术学位“同化”的问题。体现在基本沿用学术型学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评价方式与标准,毕业生岗位表现未体现实践能力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难以满足适合国情(“健康中国建设”)的高素质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即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中的骨干,能系统掌握公共卫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公共卫生管理方法与技能。在专业岗位上独立从事现场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解决人民健康实际问题。

       (二)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公共卫生专业是按照“预防为主”的国家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公共卫生的专业属性决定了MPH的培养特色在于“重实践,强应用”。近代国际公共卫生教育注重科学研究与公共卫生管理的结合。以美国为代表。培养目标为既能进行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又能从事公共卫生实践;均以认识健康不良的原因、推行预防措施、改善人群健康和生存状态为使命。进入2l世纪,中国面临传统与新发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公共问题威胁,公共卫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不完善,人力资源不足的挑战[1],开始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进行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改革。对MPH教育也提出了培养多学科来源、强调实践与应用的综合公共卫生人才要求,因缺乏外部实践基地和内部评价体系的保障,沿用学术学位评价标准,导致出现专业学位“被矮化”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健康实际问题的解决[2]


       二、MPH培养模式探索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重点是将“服务健康需求,提升MPH质量”融人人才培养全过程,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

       (一)坚持适应健康国情变化.不断修订MPH培养方案 针对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专业人员学历层次低、实践应用能力弱、业务培训与继续教育需求 大的情况[3],1996年,原上海医科大学率先制定 《应用型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重点招收医疗卫生系统定向或委托培养青年业务骨干攻读应用型MPH。充分考虑在职研究生特点,最早采取学分制模式。探索设置灵活学制。随着我国疾病谱变化,迫切需要能够应对复杂健康问题的公共卫生人才,2003年,复旦大学作为22家非全日制(单证)MPH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牵头制订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并在本校实践,充分运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增加跨学科课程。增设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结合国家新医改和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立足“教改服务医改”的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定位,2010年,复旦大学作为全国2家全日制(双证)MPH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结合全日制特点,在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如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从15门增至45门;明确6个月基地实习,社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由10%增至30%,完成《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实习手册》 并存人个人档案;在实习期间,MPH通过听取介绍、实地考察以及与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和本院教师的交谈和讨论,了解我国公共卫生机构体制、工作范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卫生服务需求等现状。同时结合实践,就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并撰写一份现场实践报告;要求提升论文质量,突出应用导向。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2017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双证)MPH招生并轨。复旦大学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小班化教学、互联网授课等方式。不同时期的MPH培养方案见表1。

图片

       (二)坚持聚焦健康岗位胜任,精心建设系列课程教材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聚焦健康领域岗位胜任力要求.即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健康问题。复旦大学探索建设了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学位课程教材体系,而非“照 搬”现有学术学位体系。实现分类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拓宽理论。MPH学位基础课在门数、学分和跨学科选课等方面要求上有别于学术学位;专门为MPH新增《现场调查技术》《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等学位基础课。此外,还新增了《临床流行病学》《管理心理学》《公共卫生实践》等专业选修课。

       在教材建设上,理论实践结合。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与临床流行病学、医疗卫生管理、环境医学与卫生监督、妇儿保健与生殖健康、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等MPH专业方向特点,自2002年起。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国内首套“公共卫生硕士系列教材”。包括由我国公共卫生领域著名学者胡善联教授等主编的10余本教材,如《流行病 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方法》《现场调查技术》《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现代医院管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等,并于2009年起陆续更新改版,新增《食源性疾病防制与应急处置》等案例教材。

       在授课形式上,强化服务实践。针对MPH实践基地分布广等特点。注重建设和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如为全日制MPH定制实践MOOC系列课程《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免疫规划工作重点》等。

       (三)坚持拓展健康育人平台,全力打造多元实践基地 美国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强调课程学习[4];我国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采用的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结合的培养模式,偏重实践[5-6]。复旦大学坚持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作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先后在全国建设了数十家MPH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及其他健康机构。复旦大学将实践基地建设与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相结合,统筹校内政策研究、标准研制、健康传播等优质平台资源。一是成立“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国内多家高校参与,打造高水平校外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共建复旦一闵行“健康联合体”,获评上海市首批研究生实践示范性教学基地。数十年来,校地双方在四轮共建过程中,共同调研闵行区(原上海县)基本卫生状况,探讨闵行区卫生服务发展与疾病防控策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大数据和生物样本库.1996年迄今的20余年间,历经“应用型MPH教学基地、复旦-闵行生命健康研究中心、复旦一闵行健康联合体”等多个阶段建设,不断深化MPH实践基地内涵。三是定点帮扶云南德宏州,助力“精准扶贫”。MPH团队先后赴德宏开展调研、技术支持及现场教学40余次,帮助当地遏制艾滋病快速蔓延势头,减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坚持服务健康重大需求,切实保障论文应用导向 依托国家和地区重大任务,引导学生以服务健康重大需求为导向选题。在传染病防控、环境污染防控、脆弱人群保障、药物经济与医疗保险、健康城市与健康生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依托重大任务进行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和解决健康领域实际问题。相关成果获国务院有关部委肯定。实施“双导师制”,专兼结合指导MPH现场研究,突出研究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原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陈洁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引领示范,亲自培养MPH学生。学院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校内导师担任第一导师,聘请校外或实践基地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或第二导师.体现所在岗位特点,协助校内导师指导现场实践和应用研究。第一导师对培养负总责,第二导师负责实践。这一制度的实行,一方面使学生在单位完成课题有人关心、指导,并有条件保障: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院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当地卫生机构的学术水平。已累计聘请45名校外兼职导师,其中校级导师34名,院级导师11名。同时也不断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优秀海归青年教师加入MPH导师队伍。


       三、培养成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项目摒弃纯理论教学的封闭式模式。与行业紧密合作。形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机制,实现“定制式”一体化人才培 养模式。培养公共卫生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实现了从院校教育到用人单位使用的无缝衔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MPH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非全日制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结合。与国际先进地区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为例,其强调结合专业方向,在定量方法、临床效率、家庭和社区健康、保健管理、法律和公共卫生、职业和环境健康、国际保健等方面开放与要求研修课程.复旦大学MPH培养课程设置多学科、宽基础与之相近,且更注重基地实践与锻炼。

       (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996年以来为上海市和周边地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检疫机构等公益性卫生机构和跨国企业培养了1400多名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应用人才。除了在职的非全日制 MPH毕业生外.全日制MPH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100%(含升学),其中41人被教学基地直接聘用。累计22名优秀全日制MPH毕业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或“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生覆盖健康重点领域,有的在医疗机构优化健康服务,有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健康生活。有的在政府部门和卫生行业机构完善健康保障,有的在环境保护、食药监督等单位建设健康环境。有的在医药与信息企业发展健康产业.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健康融人万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典型案例有1998级应用型MPH研究生A长期从事公共卫生政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目前任职上海市卫生系统重要领导岗位;2008级MPH研究生B牵头完成了全国出口食品备案法规的全面修订工作,相关成果2次以“专报”形式上报国务院,并得到国家领导的重要批示。

       (二)论文成果.实践应用 MPH参与的应用研究成果已融人我国多个健康领域政策,特别是在传染病(艾滋病、禽流感 等)、医改(医疗机构评价、医疗服务价格等)、大气环境(可吸人颗粒物等)、健康城市(食品安全、控烟等)、弱势人群(残疾人、儿童等)方面。1000余篇MPH学位论文涵盖重大疾病防控(258 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53篇)、临床应用研 究(126篇)、健康环境保护(120篇)、脆弱人群 保障(118篇)、健康城市建设(84篇)、其他健康相关领域(55篇)等重要领域。 

       (三)课程教材,共建共享 复旦大学MPH项目所编写的系列教材已成为国内MPH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引领示范全国各MPH培养单位相关教材工作。所建设的MPH相关课程,在满足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已逐步向社会大众和健康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开放,践行“健康共建共享”,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如建设的《预防医学》课程 (非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MPH选修课),紧扣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提供涵盖从孕产妇保健到老年健康的生命全周期预防医学知识,体现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影响和融人。近4年来全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累计在线听课53366人次,已成为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网络化、普及化的典型案例,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四)扎根中国,面向世界 创造了国际化培养研究生实践模式和经验,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国际暑期学校、海外名师讲座、海外教学基地和中英文双语课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MPH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水平。具体包括开设了卫生经济学、高级统计方法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卫生服务评价理论和方法、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生殖保健进展等全英文课程。高级统计方法在公共卫生研究中的应用开设暑期班,提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能力。已连续8年开设研究生复旦-Tulane暑期学校,与海外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共选派6批优秀的MPH学生到夏威夷大学参加暑期学校。开设2门专门的全球卫生教学课程,包括《全球卫生导论》和《多学科视角的全球卫生》,以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健康公平为宗旨,关注超越国界的健康问题与影响因素,探讨全球合作下人群健康问题解决方案,强调多学科视角和分析的价值,提高学生对全球卫生跨学科视角的理解能力。聘请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范德堡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的10余位公共卫生专家教授担任顾问教授。举办讲座并与学生交流,提高 MPH学生多学科知识水平,拓展国际视野。


       四、挑战与建议

       (一)拓展生源.加强宣传 复旦大学MPH项目生源遍及17个省市1400余人,但主要来源仍为上海(85.1%)、浙江(3.2%)与江苏(3.1%)。39.3%本科专业为预防医学。除应届毕业生占18.1%外,30.1%来自医 院、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6%来自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5%来自公司企业,7.2%来自卫生监督与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学生来源较为广泛。但仍可进一步加强宣传MPH培养项目,提高其他专业与单位对MPH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拓宽生源。

       (二)岗位胜任.长期评价 目前MPH培养考核评价仍集中于在校期间,以课程学分与成绩、实践基地考核、发表与毕业论文为主[7]。MPH项目旨在为健康行业提供专门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更应瞩目岗位胜任。可发挥MPH实践基地长期合作的优势。探索建立MPH项目培养效果长期评价机制。定期随访毕业生,从领导力、创新力、批判思维、取得成绩等角度收集信息,评价项目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复旦大学MPH项目通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政学研用紧密结合、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创新型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立明.中国公共卫生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J].中国卫 生产业,2005(4): 32-33.

[2]陈勇,钱旅扬.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培 养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12-13.

[3]顾大全,蒋秀梅,喻海兰,等.卫生防病人员业务培训与 继续医学教育[J].上海预防医学,2001, 13(2):78-79.

[4]蔡楠,吕筠,李立明.中美公共卫生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J].现代预防医学,2008, 35(15) : 2893-2895.

[5]李菊梅,曹严华.我国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与优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6, 36(3): 456-459.

[6]马红霞,仝钠,王建明,等.国际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的 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23-425.

[7]范瑞泉,代卫红,甘德秀,等.公共卫生硕士 (MPH)研 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