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战线动态

西南医科大学:破解医学人才培养“质”与“量”的矛盾

发布时间:2021-12-08  来源: 未知     浏览:57    分享:

破解医学人才培养“质”与“量”的矛盾

西南医科大学人才培养观察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卫生部直属一分院128名干部战士就地转业,建立川南医院。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西南医科大学,克服地处西部、资源不足而医学人才奇缺的困难,先后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17万余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川渝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不断传承学校优良传统,不仅掌握过硬本领,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为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10月13日,西南医科大学举行新进教职工入职岗前培训。学校党委书记廖斌作《西南医科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专题讲座,带领大家重温红色校史,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前行力量。

      1951年,为从根本上解决川、滇、黔地区医药人才匮乏,广大老百姓深受疾病威胁的问题,在西南行政区卫生部的部署下,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医学专门人才,来到条件艰苦的泸州忠山,在川南医院的基础上筹建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

      70年来,学校先后升格、更名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泸州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不论校名如何变化,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从校史中发掘思政教学素材,强化学生思想引领,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思政课上,老师总会用学校发展史上的案例来阐释我党的初心,讲述学校的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同学们的精神血脉,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守护人民健康而奋斗。同时,学校注重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超过90%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服务基层,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今年4月17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川滇黔等地的23家医联体单位共同组建党建医联体联盟,解决医疗机构人气“冷热不均”、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

      刚刚获得保送读研资格的申婧佳,回顾在西南医科大学的学习经历,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假期去一家基层医院实习,指导老师与她交流后感叹:“你才大二,怎么知道这么多?”

      申婧佳说,这得益于学校“四课堂协同”的育人机制——学校通过以理论课、实践课为主阵地的第一课堂,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第二课堂,开展自主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精神;通过校内校外结合的第三课堂,强化医院、社区实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医者情怀;通过境内境外结合的第四课堂,以游学、夏令营等方式,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

      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省属医学院校,西南医科大学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充分以及招生规模较大的客观现实。如何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四课堂协同”的育人机制,正是学校破解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的创新举措。

      对不同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建立起统一的虚拟教研室,利用信息技术常态化开展远程教学、示范课堂、实时教学查房、病案讨论等,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遴选教师资格、统一考核评价,确保不同医院的学生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

      西南医科大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标准化、规范化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以上,四川医疗卫生骨干人才中,有40%以上是西南医科大学的校友。


      以才育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今年9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公布最新数据,西南医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成立于2002年的药学院,用不到20年的时间,挤进全球前列,正是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的例证。

      近五年来,西南医科大学全职引进国际知名科学家1人、学科领军人才10人,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311名、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24名,聚集硕导836人、兼职博导38人,国家级人才11人次、省级人才228人次,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在高层次人才的磁场效应下,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持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