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

医学人文:在生命故事中,与患者“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1-12-09  来源: 未知     浏览:83    分享:

在生命故事中,与患者“双向奔赴”

来源 / 健康报

耿庆山 / 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 


       很多临床医护人员,包括我自己,都曾对叙事医学有过一些疑惑。例如:叙事医学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的区别是什么?如果叙事医学的内核也是心理干预,那么叙事医学的提出是否是“新瓶装老酒”?除了给病人带来抚慰与支持,叙事医学能给医护人员带来什么,让医护人员更愿意接纳并践行它?


       带着这些疑惑,和为患者提供人文诊疗的初衷,我们努力尝试在临床诊疗中践行叙事医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我认为,与心理治疗相比,叙事医学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叙事医学是一种根植于哲学和文学的医学理念,而非干预。它的主要目标是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共情,并对自身执业行为进行反思,进而更加理解患者的境遇,给予其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而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在操作层面有明确的技术路线,本质上是一种干预。如果说叙事医学彰显的是一种价值观,那么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则是方法论。

       其次,作为一种倡导人文关怀的医学理念,叙事医学可以在临床各个专科领域实践,具有普适性。关怀与爱是珍贵的、无价的,不能用“诊金”量化。而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技术,由具备职业资质的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且产生医疗费用。显然,对患者来说,叙事医学的覆盖面更广。

       此外,对有具体躯体疾病的患者而言,专科医护人员更有“话语权”,叙事医学可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甚至医患共同决策,为制订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是医疗的重要部分。叙事医学,叙的是事,共的是情,慰的是心,治的是病。

       心理治疗师和精神专科医生依托于心理学、精神医学学科框架,可为患所有疾病、同时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对于具体某专科病种的患者没有指向性。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践行叙事医学不仅能让患者感受到医学的温度,也能为医护人员赋能。

       在叙事中,我们对患者的理解逐渐加深,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我们也会收获更多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职业尊严。

       在叙事中,病人的依从性增加,疗效更好,医护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更高。而对于癌症、慢性病及一些心身疾病,叙事医学帮助医护人员跳出“技术圈”,以抚慰、支持的方式进一步帮助患者,拓宽了医学的内涵和外延。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目前仍有部分疾病无法治愈,通过践行叙事医学,能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无力感、失落感,建构积极心理,重燃职业热情。

       正是这些患者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守护从医初心,并在生命故事中,实现与患者的“双向奔赴”,分享快乐与忧伤,书写属于我们的健康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