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

研究生培养,要以课程为抓手

发布时间:2022-06-07  来源: 未知     浏览:4    分享:

研究生培养,要以课程为抓手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国民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较快。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在读研究生接近300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超过了250万人,博士研究生达到了46万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占比为84.31%,在读博士研究生占比为15.69%。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超过了50%,在读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59%。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怎样把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优秀专业人才?这需要从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出发,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紧抓课程体系建设这个关键环节,“研”字当头,分类培养,精心育才。


      建立符合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专科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研究”二字,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围绕提高研究生的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和研究所应具备的素质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真正培养出具有过硬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各地各高校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内涵、实践要求、实现路径认识有偏差,大多还停留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阶段,很多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更像是本科教育的翻版,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没有体现研究性质,没有体现研究生教学的审辩式、建构性、创新型等特征,仅把重点放在导师加强指导、提高修业年限、毕业论文提高要求等管理举措方面,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整体性思考不深入、措施不到位。


      课程与教学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短板”和“痛点”。研究生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标等根本问题;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具体问题。宏观层面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与价值导向等方向性问题,现在都已明确,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贯彻落实。微观的教学系统可分为三个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构成第一层面,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构成第二层面,体现和落实、检验和校正第一层面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和难点;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构成第三层面,它们既是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又能适当调节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的要求,起着保障和制约作用。从实践看,在第一层面,各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大致清晰,方向明确,既有国家各个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宏观指导,也有各学校各学科的具体规范与要求;在第三层面,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近年来持续加强,以“倒逼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是在第二层面的核心环节,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视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短板和痛点。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在校生人数超过了本科生,并且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扩张更快,很多学生是在职攻读。在这种情况下,现有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建立系统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将课程与教学建设作为重点和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基础,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应防止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翻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成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的“翻版”。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学位论文质量,重视导师队伍建设,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研究生的教学和课程建设。课程是研究生“研究”的基础,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我国一直把硕士阶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位制度,强调学位论文,这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优势和特色。在坚持这一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如果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定能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更上层楼。现在很多高校和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缺乏“研究”性质,更像是本科生课程的“翻版”。研究生课程体系要体现应有的难度和特征,体现课程之间的关联度和内在逻辑关系,给予研究生更大的参与权和贡献空间,体现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科融合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往往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学术化倾向严重,职业性、实践性特征虚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相关领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可以适度增加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关的课程或内容,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使研究生及时掌握工作一线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技术进展,始终突出对创新实践的要求。构建起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以知识、能力和价值等综合指标为标准的,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教学改革要从管理、项目深入到课程层面,狠抓研究生课程建设,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学位授权、质量把关、评估审核要看课程的实情实效,而不只是看课程清单和师资力量。


      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要在理念上求共识,在机制上做文章,在实践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光明日报:李立国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