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融合多平台优势,推动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改革
天津中医药大学 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国家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以期构建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
在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学校紧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及战略部署,把握中医药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融合校内外多平台优势,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多方面优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科链—培养链—创新链—产业链对接,推动中医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
一、加强理论教学,夯实理论基础
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理论教学作用,全面夯实中医药学研究生理论基础。聘请科研成果突出的优秀教授组织团队授课,以中药研发关键技术、组分中药新药发现、中药先进制造技术等前沿性内容为核心,激发创新思维。邀请校外企业专家参与授课,通过实践案例教学,实现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直接对接。充分发掘中药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负责人任晓亮教授授课
二、强化科研训练,提升科研素养
依托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校内40余个完整且体系化的重大科研平台,借助科研平台中先进的仪器设备资源、成熟的关键技术体系,为提升研究生科研素养提供坚实硬件支撑。以张伯礼院士为带头人的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团队,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高水平研究项目直接转化为培养资源,为中医药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保障。通过强化科研训练,中医药学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和实践成果,在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和创新创业比赛中斩获颇丰。
中药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
三、丰富实践活动,服务行业需求
依托天津市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强化实践平台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实践训练场地、设备、项目、师资等方面的支持。结合企业直接面向市场、了解行业实际需求、拥有实践经验丰富专家的优势,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成果所有、利益共享”合作原则下,支持研究生直接参与中药大品种开发、企业新药研发等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平台培养下,研究生课题设计贴近生产实际需要,参与完成30余个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改进等实践内容,所取得成果将应用于涉及的药物批量生产中,为企业解决工艺技术问题、申报新制剂提供了基础材料。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领导老师到天士力实践基地调研走访
四、促进成果转化,开拓创业视野
通过建设天津市重点打造的“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科技园等成果转化平台,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通道。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研究开发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提供产学研用一体化高效运转的科技转化服务。借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优质潜力项目牵线搭桥,有效拓展研究生创业视野。张伯礼院士团队带领研究生通过经典文献研究、临床经验和现代组分优化筛选,研制出宣肺败毒方,入选国家推荐的抗疫“三药三方”,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五、注重社会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感
天津中医药大学博硕士服务团秉持“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基层群众”的理念,利用中医药知识普及、健康宣教、义诊等多种手段,走进中小学、乡村基层和居民社区,将所学所用普及群众,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机会,树立专业自信,全身心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博硕士服务团的志愿服务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国网》、《光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2021年入选天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