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疫情下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子的深情护佑
骤增的门急诊量碰上无可奈何的减员,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疫情成为医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广州医科大学专硕研究生们和师长一起,一身白衣,冲锋在临床一线,深情护佑着每一位患者。
廖祎 附属第一医院 2022级内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病人所需,我之所向”、“我无条件配合病区工作”、“又能和各位小伙伴并肩作战了!”......12月22日,在简短的开区仪式后,我与各位老师一同投入到隔离三区病人的收治工作中。隔离病区就像战场,永远不知道下一位病人将以何种方式出现,当“战役”打响,残酷的现实随时会来,我和老师们随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及时予以关怀和救治。
我深刻体会到,自踏入医学学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便是我上下求索的信念,是医者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动力,更是此次疫情中义无反顾上前线的力量源泉。青年一代只有将个人成长命运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实现青春有为的最大价值。黑暗终究过去,光明即将来临,广医青年铆足全力、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用最富生命力的光芒,照亮羊城美好的明天,共同期盼胜利曙光的到来。
岑杰鹏 附属第一医院 2022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新冠疫情这三年来,广州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学生一直坚守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在不断有同事义无反顾地支援攻坚队和方舱医院,又或者是在有同事因身体不适,需要居家健康监测,医院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主动挑起了开展医疗工作的大梁,弘扬南山精神以广医人的责任和担当,共同保障医疗安全。
许释文 附属第一医院 2021级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学生,每当凌晨值班之际,穿着“大白”,拖着疲惫的身躯行走在人满为患的急诊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但当看到怀着急切心情就诊的孕妈妈时,我深刻地意识到这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坚守岗位,努力将我所学用于病患救治中是我现在及将来的使命。
马丽丽 附属第二医院 2021级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是一名急诊科专硕研究生,在急诊科工作之初,总是怀揣着担忧和期待,担忧自己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但期待着救治更多的病人。事实上急诊科给了我十足的安全感,各位老师都会耐心地指导我工作与学习,让我接触更多不同病种的病人。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深刻感受到了作为急诊科医生的责任感。
谢强达 附属第二医院 2020级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医护感染后减员明显,急诊救治工作越发艰难。刚入室的患者还没有安顿好,后续的病人已经被送进来。紧急的抢救,刺耳的监护报警声以及源源不绝的候诊人群,都反映出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很多同学及老师都在感染后没有完全好转的情况下就回归岗位,工作任务又重,着实艰苦,但这也给了我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我进一步成长,让急诊生涯走得更稳。
徐启钟 附属第二医院 2022级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疫情之下,青年何为?作为一名普通市民,能做的就只有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以减轻医疗压力。但我作为一名医学生,面对疫情,除了自我防护,还要奉献自我价值,投身到一线工作中去。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作为白衣天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坚持着救死扶伤这个信仰,继续努力。
骆颖琪 附属第二医院 2022级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记得有一天,一位肝癌患者急需做钇90术前评估,当时科室人员紧缺,由于不能耽误手术和放射性药物的时效性,我和主任共同完成了这项工作。虽然我只是一名学生,但在需要我的时候绝不会退缩,用实际行动贡献一份力量。不管是外派出去抗疫,还是坚守在岗位的同事,我们都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一刻都不敢懈怠。在疫情期间,虽然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但我们仍充满热情和信心,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蒋凯 附属第三医院 2021级急诊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是广医附三院急诊科二年级的研究生,目前在急诊科轮转。回到科室,主任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打仗了!”医院是救死扶伤的战场,急诊更是第一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向老师学习,坚守使命!愿疫情早日散去,人间皆安。
李宝文 附属第三医院 2021级心血管内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年前,我看着一批批医务人员豪迈的宣誓,前仆后继奔向武汉抗疫,我热血澎湃,希望能尽快奔赴战场,为抗疫做出我的贡献。尽管现在的我可以独立出120紧急救护任务,但每当我的亲友将病痛抛向我时,当我在动车站或车厢遇到人们求助时,我的病人满含泪水看着我时,我还是感到学识欠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研”于疫情必然也要在疫情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正值青春,正是学习锻炼、积累临床经验的大好时光,我绝不会退缩,更要挑起白衣的重担,勇往直前。
骆伟亮 附属第三医院 2022级急诊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是附三院急诊一年级专硕研究生,目前在肝胆外科轮转。现在正是抗疫的关键时刻,急诊更是处于疫情最前线,老师和师兄师姐仍坚守岗位收治病人,作为急诊的一份子,我要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看齐,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陈桂萍 附属口腔医院 2021级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口腔科医生直接与患者接触,通过唾液、气溶胶发生感染几率较大,每一名医护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刻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没有退缩,配合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加强自身防护,尽心看好每一位患者。
外科操作中,阻生牙拔除是很常见的,需要用到高速涡轮机分牙,产生的水喷雾、血液、唾液等使感染几率大大增加,我们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消毒,穿好防护服,戴面屏,做好自身防护。打赢抗击疫情这场战役,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
刘焯源 附属口腔医院 2022级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自11月以来,广州新冠疫情形势越发严峻,我和我的同学们并没有因此逃避,一直不畏艰辛,在各自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坚守自己的岗位。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非战斗性减员已成为事实,医院里许多医生老师因为新冠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家休息。作为一名专硕生,我选择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疫情下的医院、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闻开 附属肿瘤医院 2022级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2年11月,新冠疫情严峻,我的带教胡老师前往方舱医院支援,科组的临床工作落在了我的肩头上,虽然困难重重,但科主任周旻老师,导师邓老师及其它老师亲自指点,帮助我处理疑难病例,指点我的不足,期间有很多患者担心疫情拖延病情,我们积极与其电话沟通,安抚患者焦急的情绪;对在院的患者,我们细心照料,事后得到很多患者的赞许和认可,虽然很多次加班到深夜,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学习到了当医生最重要的悉心和细致,包括对患者全程的管理,与家属之间的配合和交流,在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我也能冷静的处理和应对。带教老师不在,上级柳老师认真负责,与我时刻联系,密切交流,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和柳主任搭档的日子里,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更是一种负责的、细致的职业精神。
作为一名医学生,在疫情出现转折点的危急关头,我们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小我融入大我,投身到日常工作当中,做好每天的查房,临床操作和临床工作,安抚好病人的情绪,用科学的态度面对疫情,积极处理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彭苏建 附属市妇儿中心 2021级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看着身边一个个同事倒下,深感医护的不易,值班表一天一个样,但大家都毫不退缩。面对更多的工作量,更密的值班,很多专业型硕士和我一样,都选择了继续留守。我们想继续坚守我们热爱的事业,成长靠的从来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踏踏实实的努力。因为梦想,所以坚持!
唐华飞 附属肿瘤医院 2020级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们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是住院医生,在国家和社会有需要的时刻,义无反顾的积极跟随老师的脚步,用青春的蓬勃力量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屏障。身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集体中,外科专业基地赵主任、吴主任以及科室带教老师们不仅以身作则冲在一线,还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问题,教导学生如何加强自身防护,随时为同学们提供帮助。正是他们的关心和教导,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临床医生的责任,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核酸采样志愿者突击队。
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免疫力低下,防控压力空前增大,同学们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帽子、面屏,坚守临床一线。
杨展昕 附属肿瘤医院 2020级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就是最好的鼓励。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出台后,前来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们放疗五区也陆续出现部分医护人员感染无法正常到岗的情况。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所有在岗的医务人员主动放弃轮休,毅然坚守岗位。我的导师刘教授这一个多月来都住在小小的值班房里,没回过家,就是为了在严格执行医院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保证患者能够及时、不间断的接受抗肿瘤治疗,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刘教授说:“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虽然当前新冠疫情依然严峻,但我们要坚强,要用积极的心态直面困难。所有人团结起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对于严峻的疫情,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作为一名住院医师,我希望贡献一点点力量,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患者减轻痛苦并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出院。
彭继勇 附属肿瘤医院 2022级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感染新冠康复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回到了临床一线,在冬日的清晨里,和患者一道迎接新的一天,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职业使命感,我们鼓励每个肿瘤患者不放弃治疗,让这些患者因看到我们的勇气而心安。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科学应对,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
面对艰巨的挑战,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子在“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熏陶下,坚持人民至上,把患者放在心中,把使命落在岗位,在坚守与拼搏中努力成长。(图文 / 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