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人民的事业中绽放青春之光
桂林医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
桂林医学院 建校88年来,恪守“弘德善医”校训,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魂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致力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研究生将专业技能与信念形成、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激发社会实践育人内生动力。学校先后成立“医路随行”研究生志愿者协会和“智脑康民”公益服务团队,发挥研究生的医学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医路随行,守护百姓健康
2016年,桂林医学院成立了“医路随行”研究生志愿者协会,从成立开始学院就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协会先后与桂林市六合社区、七里坪社区、龙胜县,灵川县,灌阳县等建立了多个志愿服务基地。以助残日、妇女节、重阳节等特殊重要节点为契机深入社区、学校、医院、农村开展健康宣教、义务诊疗、急救常识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每次活动前志愿者们都会早早的把场地布置好,热情迎接每一位来访者。来看诊的群众以老人居多,同学们耐心地为老人和社区居民们量血压,测心率,免费发放医疗用品、宣传康复、健康用药等知识。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作为医务工作者,无论白大褂,还是红马甲,都是为病人服务,只有更多地服务患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快乐。看着那些被帮助过的人,流露出温馨的笑容,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意义。
志愿者们在龙胜县龙脊镇江柳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向村民们介绍了易发的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强调了有效预防流感病毒传播的个人日常防护措施。为提高居民对糖尿病长期管理的意识,志愿者为每位到场的村民进行血糖、血压测量及提供健康资讯,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并建议测量结果有异常的居民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倡导疾病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除此之外,志愿者们与村民一同学习了有关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以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帮助群众在突发疾病的情况下,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意外伤害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活动现场,村民和志愿者们的交流气氛热烈,处处呈现温馨的画面。
截至目前,“医路随行”研究生志愿者协会已开展30多场次义诊服务活动,服务人民群众3000余人次。
智脑康明,助力乡村振兴
为缓解乡村病患“进城看病难、看名医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桂林医学院2018年成立“智脑康民”公益服务团队,在桂林市及周边县市建立远程诊疗网络,致力于帕金森病,脑卒中防治康养。针对乡村人群缺乏早筛早治、看病难的痛点,“智脑康民”公益服务团队提出“123”公益服务模式,即全时空远程诊疗系统1平台,专家、基层健康站2个网络,早筛、早干预、乡医乡护服务3个产品构成。两层网络之间通过平台高效互通,开展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疑难病例讨论等诊疗活动。团队成立至今,先后有五十三名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参与团队公益服务。
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平熬村距离龙胜县城72公里,距离桂林市区94公里,驾车需要5小时,而且都是山路。村里很多老人因为行动不便,路途遥远,很难去到市级医院就诊。村民王奶奶多年前患帕金森病后,因为交通不便,未能得到规范的诊治和用药指导,导致病情加重,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王奶奶的老伴不得不放弃在镇上的工作回到家里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她。2019年起,桂林医学院“智脑康民”公益服务团队与龙胜县平熬村、码头村、四联村,灵川县下张村、伏荔村,阳朔县等地和乡村卫生所的医生们一起建网络,搭平台。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像王奶奶这样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市级医院专家的看诊和用药指导。
有了远程医疗平台,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还会定期去走访。无论冬夏,同学们背着诊疗设备,药品和宣传手册跟随带队的专家老师一起翻山越岭,到有需要的村民家里义诊和普及健康卫生知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市级医院专科专家实实在在的优质医疗服务,为有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手术的村民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医。村民们都表示看到这些城里来的年轻医生和专家就很亲切很幸福,感谢他们解决了大家看病难的问题,通过远程医疗向医院的专家请教,不仅省去来回看病的路费,也让大家感觉更安心。
桂林医学院“智脑康民”公益服务团队在桂林市及周边县市建立起远程诊疗网络,分中心和健康站网络覆盖桂北地区9所医院和40余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卒中早期查8.3万人次,高危人群监测916人次,专家义诊、门诊约5000人次,高危人群风险等级降低121人次,预计减少间接经济损失170万。通过开展疾病早筛早治、健康宣教、远程义诊等活动,为桂北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桂林医学院通过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和民生,深刻理解成长成才为了谁,厚植人民情怀,感悟人生价值,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中绽放青春之光。(图文 / 桂林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