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8 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类别简介
(一)专业学位类别概况
医学技术(Technology in Medicine)是研究与发展疾病防、诊、治技术与仪器装备的学科,作为支撑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四大支撑学科(医、药、护、技)之一,也为医学和生命未知的探索提供工具。医学技术既是现代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尽管美国之前曾将医学技术定义为辅助健康或健康相关专业(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AHP)或Health Related Professions(HRP)),但是,无论从国际医学技术的高速、智能化发展趋势,还是国家在新时期对我国医学技术学科提出的高水平医疗装备自主自强自立的重大发展需求,医学技术更加契合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进步,高端医疗装备与诊疗新技术层出不穷,发展迅猛,医疗机构现代化水平和程度大大提升;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端医疗设备配置政策逐步放宽,医院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医学技术学科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部分高校开始在临床医学框架下,探索医学技术相关的专科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2002年“医学技术”首次列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100309W)。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医学技术作为独立的学科得到确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2018年3月,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成为我国首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五所高校。截止2022年,全国共有263所院校已开展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47所院校开展研究生培养(其中博士学位授权点院校8所),年均本科招生规模35000-40000名,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1800 名,就业主要面向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高水平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传统医科或工科带去新思路、新理念,推动了各项创新诊疗技术手段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实现了专业对行业的良性回馈。
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机构中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医学技术从业队伍正持续壮大。 根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底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中检验技师(士)、影 像技师(士)等总人数已超69万,更多医学技术从业人员如康复治疗师、眼视光师、临床营养师、呼吸治疗师等暂无详细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医学技术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长,但整体学历层次仍然偏低,截止2021年,医学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4.1%。医学技术高水平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提高医学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优化医学技术人才梯队结构,对于医学技术学科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较于专业发展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现阶段我国医学技术所包含的专业领域与职业种类相对较少。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现代技术应用与医学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必将发展出更多客观、准确、高效的诊疗技术和健康促进手段,新兴的医学技术专业亦将不断涌现。
(二)专业学位类别内涵
医学技术是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以外的一组医学相关专业群的总称,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原理,对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临床的医学技术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与创新的学科。
医学技术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人才,能熟练运用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独立承担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系列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康复及其他医学相关技术工作,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执业能力和临床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目前本专业学位涵盖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呼吸治疗学、临床营养学、听力学、眼视光学、病理技术、健康数据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方向。
1.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是研究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影像信息采集、医学图像处理、 放射防护以及医学影像引导下治疗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临床医学、医学图像处理等,具有较强实践性和交叉性的特征。医学影像技术既是临床医师获取病人信息和实施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也为疾病预防、疾病机制研究和远程医疗提供技术方法。
2.医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是利用实验室技术为临床诊疗提供信息的一门学科,其包括:依据疾病进程中病理生理和病理生化改变,为临床提供新的检测项目(诊断标志物及新的病原体等);采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临床标本 (体液、细胞、组织等)检测的方法学。其特点是诊断的快速、便捷和高效,通过收集大量检验 数据,联合临床其他指标变化,运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化手段和技术,通 过数据挖掘,使检验结果得到集成和提炼,做出更为准确、全面、早期的诊断和预测。
3.康复治疗学:康复治疗学是一门研究病、伤、残所致的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预防、评估和治疗的学科,以患者功能障碍的评估、治疗措施为研究对象,旨在促进病伤残患者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其主要理论基础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病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信息学和医学影像学等,具有较强实践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其作为一大类治疗技术学的总称,包含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假肢矫形等技术领域,各类技术根据其特点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患者的临床医疗过程,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过程中。
4.呼吸治疗学:呼吸治疗学是一门专注于心肺功能支持和康复的新兴学科,以患者的呼吸生理、呼吸力学状况,各种不同疾病下的呼吸支持策略以及呼吸治疗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等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心肺功能的监测与评估的结果,运用及研发呼吸治疗设备及系统,为呼吸与危重症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呼吸支持、气道管理、气体治疗、心肺康复与健康管理方案。其主要理论基础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物理学、心肺生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信息 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等,融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麻醉学、重症医学、康复治疗学、睡眠医学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交叉性。近年来,尤其是面对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在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改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5.临床营养学:临床营养学研究能量和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导致的急慢性疾病以及各类疾病状况下能量和营养素的不同需求和营养代谢的改变。与公共卫生营养学不同,临床营养学关注的是个体的营养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病人营养状况的筛查、评估、诊断、治疗(膳食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理论和技术,从营养支持角度协助或直接参与疾病的诊疗,满足病人的营养 需求,达到促使疾病好转或痊愈的目的。其主要理论基础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食疗学、基础营养学、食物营养学、 临床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烹调学、营养咨询与教育技术等,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
6.听力学:听力学是研究人的听觉及平衡功能健康相关的一门学科,听力学专业关注个体的听觉系统,从外周听觉器官到中枢听觉通路及大脑皮层等相关的各个方面,聚焦以听力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干预康复及评估技术手段来解决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问题,还包括各类助听-辅听、人工听觉植入等设备的验配与调试和听觉防护,以及因听力障碍引起的语言、心理等问题。听力学从1946年诞生到发展至今,学科范畴越来越丰富,作为一门“医-理-工-社会科学”交叉性学科,听力学专业技术人才应具备相应的基础和临床医学、声学、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其主要理论基础为听觉前庭解剖生理学、听觉和前庭病理生理学、言语语言病理学、心理声学、数字信号工程等方面。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包括提供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和效果评估、以及听觉与言语和前庭康复指导等技术服务。
7.眼视光学:眼视光学是将现代光学技术与现代眼科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光学理论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进行视觉保健和矫治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病人屈光状态检查与矫正、眼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视觉系统的保健及康复的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理论基础是眼 病学、眼视光学、验光学、眼镜学、低视力学、视觉神经生理学、角膜接触镜学、双眼视觉、临床激光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交叉性的特征,既是临床医师获得病人屈光状态及矫正措施的重要桥梁,也越来越多直接参与视觉矫正及保健康复工作。
8.病理技术:病理技术是研究运用多种病理传统与现代科学实验方法,在严格的医疗实验室管理下开展的各项疾病相关实验技术的学科,旨在探讨疾病的病因、机制与病理变化,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疾病的病理诊断提供技术支撑。病理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常规组织学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疾病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病理技术、电子显微镜及显微扫描成像技术、解剖学技术、数字病理技术及相关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具有较强实践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已不仅是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亦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中坚力量。
9.健康数据科学:健康数据科学是以健康医疗领域海量数据为驱动,以数据科学方法为工具,采用跨学科的思路和方法挖掘健康医疗数据价值、结合领域知识形成洞察力、最终赋能健康医疗实践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交叉应用学科广泛涵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等;数据基础为包括电子病历档案、医疗保险数据、健康监测数据、移动设备数据等在内的多模态医疗数据。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主要研究结果将最终应用于疾病监测、风险预测、临床辅助诊断、健康管理、医疗质量监测等政策管理、新药研发等领域,旨在从多维度创造医学价值,推进医学发展。
10.医学工程技术:医学工程技术是运用现代医学和工程理论与方法,以医疗器械准入评估, 临床使用中医疗器械的可靠性评价、风险识别、不良事件监测的方法、标准、规范,以及医学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为研究对象,研究解决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中工程技术支持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旨在保障和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其主要理论基础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统计学、工程学、人因工程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统计学、医学工程学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是医学需求和工程技术之间、临床医生和工程师之间的重要桥梁,在保障临床使用中医疗器械完好状态及医疗器械创新迭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专业学位类别服务面向
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医技及临床科室,此外,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设备厂商或高新技术企业等。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胜任力的要求包括:
1.职业精神: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职业行为中富有责任心与人文关怀,展现尊重、 诚信与伦理道德;
2.医学知识:扎实掌握医学技术本专业领域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并将分析结果有效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患者照护能力:合理有效使用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准确、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4.人际沟通能力:与患者、家属及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高效解决患者医疗问题;
5.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融入团队,具备一定对人员和资源进行组织、计划和调控的能力,必要时能够推动团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6.自我学习能力:基于临床实践,进行系统性、思考性自我学习,帮助自我提高,并基于学习推动临床工作改革;
7.科研能力:从临床需求出发,具有科研意识并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够参与或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指导临床实际;
8.教学能力:具有教学意识,能够主动向其他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公众进行医学及科普教育。
(四)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爱医学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合作与协作能力,能熟练运用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岗位职能及其他医学相关技术临床工作的能力。
热心医学技术研究,具备及时更新相关领域知识的能力,了解所在领域科研方向、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系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熟练掌握及应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2.博士学位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进一步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厚实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爱医学技术临床工作,具有献身医学技术医学事业、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合作与协作能力,能牢固掌握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医学技术工作能力,能对下级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
热心医学技术研究,具备独立从事医学技术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勇于探索、解决本领域问题的创新精神,掌握所在领域科研方向、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能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积极发现科研课题并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