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战线动态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发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开启建设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5-20  来源: 未知     浏览:46    分享:

发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

开启建设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新篇章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有着“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

硅都”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是新中国在边疆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2003年6月,教育部决定包头医学院与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科技大学分为三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学校冠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1.png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招收和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高校之一,2005年以前一直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中唯一设置预防医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于1977年设立,隶属于公共卫生学院,作为学校特色专业,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品牌专业,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列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0年、2011年先后获批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心,为促进自治区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2022年,学校与北京大学“一拖一”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开启了新时代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新篇章。


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筑牢祖国北疆人民健康防线


       公共卫生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立足自治区,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定位,至今已培养5000余名公共卫生人才,超过80%的毕业生扎根内蒙古。目前,自治区12个盟市中11个盟市疾控中心主任和各级疾控中心超过1/2的专业技术骨干均为我校毕业生,在国家与各省(区市)疾控中心工作的毕业生已成为行业骨干甚至知名专家学者,数十名校友获得全国、省(区市)级抗击新冠肺炎、非典、鼠疫等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社会各界肯定,为国家尤其是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输送和储备了大量的公共卫生人才。


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区域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


       重点围绕内蒙古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研究,在鼠疫、布病等重要传染病防控、稀土职业暴露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及干预、药食同源植物健康效应和开发利用等领域形成特色。近5年获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学校投入超1亿元用于建设高水平科研与成果转化平台,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人畜共患病与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邀请国内外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提高健康科技创新能力,赋能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为扎实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2024年4月18日,学校举办了“第三届研究生导师论坛暨学科建设研讨会”。论坛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邀请了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克卿书院院长汪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潘安教授、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高蔚教授出席论坛,并分别做了“医防融合 协同创新 提升公卫人才培养质量”、“筑巢引凤聚英才,医防融合促发展”、“追求卓越 促进健康: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基于大数据的舒缓医学研究”专题报告。


2.png


三、大力促进校地企合作,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预防医学专业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共卫生学院多次组团支援自治区各地开展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工作,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受到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学院荣获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状”,50余名师生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积极履行自治区与地方党委政府、政协等智库专家职能,承担并完成国家、自治区与盟市级多项专项调研课题,并完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国家、地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构建重大疫情防控策略与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稀土氧化物暴露与人群健康危害研究,维护和保障稀土作业人群健康,推动了轻稀土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撑。


3.png


四、开展全周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公共卫生学院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以寒暑期社会实践为主、以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全周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并将其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促进更加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的号召,实施精准帮扶和乡村振兴,师生走遍全区12个盟市,深入偏远农村牧区200多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调研与健康教育宣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真正引领青年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实践行动展现出青年学子的青春担当,连续多年荣获自治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队


       以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为契机,2023年暑假,由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发起,会同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医学院全科医学院、两所附属医院、卫生健康学院、朝聚眼科医院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卫生健康委、林业草原局、疾控中心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开展了“公共卫生行 支医到基层”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为期3天的鼠疫疫源地调研、公共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研讨、健康义诊、职业病防治宣讲、防疫知识教育宣传、防沙治沙基地和鄂托克旗桃力民抗日根据地陈列馆参观学习。一方面锻炼才干、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农牧民提供预防保健咨询服务,得到了基层的认可,取得了良好效果。


4.png


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将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发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激励全体师生一往无前、奋发进取的斗志和干劲,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借助区位优势,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蒙古国、俄罗斯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畜共患病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包头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论坛”,依托与北京大学“一托一”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平台,借助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论坛与泰国等东盟国家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5.jpg


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加强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要求,学校注重加强专业教学基地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全区12个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建立研究生与本科生一体化培养基地,建设基于线上的可移动多基地、集群式联合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平台,近5年柔性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4名,外引内培高层次紧缺人才近20名,建立跨校、跨学科高水平课程组,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队伍,开设“党建专家讲堂”、“教学名师讲坛”与“学术名家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开展专题授课、学术讲座,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有力地提升了民族地区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2023年公共卫生学院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专业特色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形成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等重要传染病防控、稀土职业暴露人群风险评估及健康干预、饮水型砷暴露健康效应研究、药食同源植物健康效应和开发利用等地区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在重点传染病防控示范区建设研究、检验方法评价、职业病预防和诊断、中(蒙)药植物活性成分对于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疾病防治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领地区科技前沿,支持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不水平断提升。今后,公共卫生学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牢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服务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