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10-25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662    分享: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

【摘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训住院医师临床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当重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只有将医学和人文完美结合,才能全面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促进诊疗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本文阐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强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切实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举措,包括定期举办医学人文论坛、培养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发挥带教教师在培训中的作用、增加对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人文考评等。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罗银丽,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325000;

何国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325000。


医学人文是研究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及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旨在提高医疗队伍整体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性,是对从业者医学人文精神、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与行为、人际沟通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完成学校基本教育后接受的规范化的专业能力培养,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和阶段。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人们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治疗疾病的专业技能的医师,更需要能够对患者尊重、有人文关怀的医师。因此。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在对医师临床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其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将医学与人文相结合,才能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住院医师进入规范化培训阶段前已经学习过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等医学人文课程,对医学人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实践。当他们进入医院开始培训后,由于繁重的临床工作、各种考核以及诊疗患者所面对的压力等,使得他们急切地想尽快掌握临床诊疗技术,因而忽视了在I临床工作中对医学人文的实践。此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中涉及医学人文的课程,如医学伦理、人际沟通等,往往以医师自学为主,考核也是理论考试,形式单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后的出科考核中,只是对医德医风有提及,缺乏具体评估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主要是对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考核,缺乏对医学人文的考核。这些均导致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对医学人文的忽视。同时,既往“以疾病为中心”“以治疗为中心”“技术至上”等的观念对医师产生较深的影响,导致许多医师“只见病不见人、只懂病不懂人、只治病不治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在注重医疗技术的同时,加强自身医学人文的学习。在国内的一项针对123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医学人文教育特别是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是培训的薄弱环节,62.6%的学员希望开设医患沟通课程。这也是我国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亟待加强的内容。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冈宣言》指出:“所有的医师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乏沟通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为力的表现”。医学不仅应当求真,而且应当求善。医乃仁术,医疗活动应该充满人性化,以患者为中心;医师应该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医德修养、人文修养不应局限于一朝一夕,应该贯穿行医始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训医师临床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最好阶段,应当重视这个执业初期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近年医患纠纷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本该和谐的医患关系,演变成复杂的社会矛盾,不得不引起从业者的关注和反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培养住院医师热爱生命、维护人的尊严、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关爱患者的理念,对住院医师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进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因此,强化对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培养也是医疗改革的当务之急。应当认识到这一时期除了注重培养临床专业技能,还要培养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

3. 切实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举措

3.1 定期举办医学人文论坛

在住院医师培训中,培训基地应当定期开设人文论坛,积极营造人文氛围,为所有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定期聘请医学人文方面的专家为住院医师举办人文素质讲座,为他们讲授职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法律基本知识、医疗工作的处理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等知识。临床带教教师可以从医学人文的视角引导住院医师从医学、道德、法律等多个角度去研究、思考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他们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医疗问题的看法,学会以患者为中心建设性地处置各种冲突。其目的既增强住院医师身为医者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又让他们了解了团队及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3.2 着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着重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不良往往是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而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中国医师协会推出的“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系列课程,结合医院具体情况,为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课程设置相应模块,包括医患沟通与医缈职业化,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病史采集,解释问题、制定治疗方案,病情告知等。在培训过程中,要求住院医师掌握基本的交谈技巧及沟通方式,讲话注意分寸,避免使用伤害性言语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沟通时礼貌称呼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尊重患者的选择权;面对患者用心倾听;交谈时不轻易打断患者讲话。医院培训部门可以模拟一些有代表意义的真实医疗场景,向住院医师讲授不同情况下与患者谈话的技巧,如何使用规范、人性化的语言,从语言、情感等各方面向医师讲解医患沟通的技巧。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如何进行劝导和安抚。培养住院医师换位思考;避免使用刺激性话语;具备将医学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语音的能力,便于有效沟通;根据患者家庭经济能力帮助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等。通过以上培训使住院医师认识到,有效的沟通必须掌握方法、讲究策略和技巧。培训结束后实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住院医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人际沟通能力。

3.3 充分发挥临床带教教师在医学人文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医学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临床带教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是住院医师在执业初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是带教教师的责任,这就决定了带教教师要加强自身医学人文修养。同时,在临床实践和教学过程中体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只有自身的医学人文素质提高了,才能使其带教的住院医师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规范化培训阶段住院医师医学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临床带教教师言传身教,其自身的医疗行为、医患沟通技巧和对待生命的态度,都将对住院医师产生影响。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培训医学人文技能和熏陶医学人文精神。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其医疗行为的每一个细节,对患者说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其带教的住院医师,都对他们的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师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往往是医患关系融洽的前提。融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疾病的诊疗和提高医师执业的幸福感,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3.4 增加对住院医师医学人文的评估

对住院医师增加医学人文的评估可以促进其医学人文能力的养成,包括将医学人文知识、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能力纳入考核评估体系之中,如是否对患者表现出尊重和关心,能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否向患者恰当地解释病情等技能。如国内有医学院校采用统一培训的标准化病人和临床中常见设施构建标准化场景,利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同时对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情况进行考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考试促进了住院医师更加注重医学人文学习,促进对自身医学人文素养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这样才能使住院医师无论面对模拟病人还是真实患者,都能够自觉地融人人文关怀,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和人身权益。

综上所述,医学人文教育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环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培训的同时,还应当加强系统的、科学的医学人文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将医学人文学和医学科学完美结合,全面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住院医师今后的执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 /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