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追求卓越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长沙医学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9-11-14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672    分享:

追求卓越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长沙医学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长沙医学院成立了湖南院士科学研究院,积极筹建粤港澳中医药农业科学研究院,对中医药农业研究已有30年的探索,证实将中医中药用于生物医药取代农药化肥,生产生物饲料切实可行。同时,找到了中医药农业在改善水、土污染实现一流生态和人类健康的科学依据,得到了党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院士科研团队有能力实现中医药农业科技创新,将中医中药服务农业,实现种、养、产、供、销生产服务体系。

近年来,长沙医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硕士点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科研和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管理体制,朝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高、基础好、技能强、会创新、敢担当的具有大健康理念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以基层全科医生为培养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使学校办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毕业生中有县市区医院、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1265人,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质量立校 夯基垒台锚定培养目标

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高质量的教育。长沙医学院顺应时代发展确立培养目标,用培养一流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目标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更有效的“催化剂”。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把高质量发展放在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厚植人才沃土,用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命题。校长、校党委书记和二级学院、院系负责人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标育人目标,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新举措。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出台了《长沙医学院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实施意见》《长沙医学院关于校、系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责任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制度,把“人才培养质量”写入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届党代会、教代会和每年党政工作要点之中,从顶层设计予以固化、强化。校领导公开电话与微信,开门纳谏,广泛听取师生与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亲自参加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开展深入的听课、走访、座谈、调研,分别挂钩联系教学单位,随时掌握教学工作第一手情况。

营造教学质量文化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理念、思想方法、行为导向和价值追求,支配着师生员工的质量精神、质量意识与质量行为。学校管理人员人人关心教学工作,个个重视教学质量;广大师生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教师用心教,学生主动学,自觉地崇高尚、塑品德、求真知、施才能、创未来。

学校不断创新师德教育,构建长医特色的师德规范体系。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学校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的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建立教师个人信用档案,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杜绝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学校朱乐玫老师指导学生获得25项省级及以上大赛奖项,连续5年带领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学校教师教育扶贫的事迹被《湖南日报》、红网、腾讯、新浪、搜狐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近年来,50多名“三育人”先进个人、最美教师、优秀教师等师德典型在全校教师中涌现出来,成为学生的“最美引路人”。

与此同时,学校深化岗位聘用、职称职务晋升、考核评价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机制,使教育教学发展充满了活力。

人才强校 内培外引会聚名师优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老师哪里来?长沙医学院坚持引培并举,厚植人才队伍根基,形成多渠道、多元化、高集聚的人才强校态势。

学校成立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院士工作站、校友会,加强优秀人才、优秀团队引进建设力度,利用院士及其团队、优秀校友的资源和人脉关系,积极吸纳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引进了以印遇龙、谭蔚泓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科、学术、专业带头人,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和经费支持,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在全校营造了专心教学、科研、医疗的积极氛围。

在长沙医学院,人事制度改革贯穿始终,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保障与激励结合,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先后选送26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171名教师脱产、半脱产外出进修学习、攻读学历学位;1000余人次教师参加国内外600余次大型学术会议,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此外,学校还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名医培养工程”和“双语教学计划”等系列提升行动,连续四年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管理工作二等奖、三等奖。

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树立教育教学的先进典范,发挥示范标杆作用,引领教师成长。专注研究肿瘤治疗的“80后”博导周文虎教授就是学校教师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25岁开始接触和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南大学,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并荣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曾在全球顶尖杂志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54.301,全球排名第6)发表SCI论文《Metal Sensing by DNA》,目前已成为领域内的重要参考文献,被引用170余次(ESI热点论文)。他29岁便被“双一流”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实现了从科研探索者到学术领路人角色的飞速转变。他30岁之前便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篇。肿瘤,是医学界尚未攻克的重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肿瘤患者的痛苦常人无法想象。“我们的科研方向就是期望寻找行之有效且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治疗药物,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周文虎教授如是说。

周文虎教授现担任长沙医学院科研顾问、院士工作站的副站长,他说:“我们研究的方向是从事肿瘤靶向药物递送与精准治疗的相关基础研究,通过药剂学手段增加肿瘤治疗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以降低肿瘤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我们相信以院士工作站与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平台,会大大地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及科研成果转化,为湖南省的药剂学科发展尽绵薄之力。”

 在周文虎教授等一批先进教师典型的引领下,长沙医学院一流人才竞相涌现,一支数量够、结构优、水平高、师德好、活力旺、潜力大的师资队伍已打造成形,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更持久的核心动能。

科研兴校 机制升级彰显支撑力度

如何持续推进科研发展,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长沙医学院通过打通各类创新要素和平台,优化学科、人才、科研的互动融合机制,构建了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研内涵发展,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科研支持与奖励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对在教学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的项目包括教学竞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学名师、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等多个项目,近3年来,奖励金额达到450多万元。

学校每年有150余名教师医生参与医教融合的社会实践服务,推动了教学质量与医疗技术水平的双提升。学校加大教学竞赛与优质课奖励力度,被评为优秀、良好的课堂教学课时数分别按1.5与1.3倍计算工作量与酬金。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全校、全省、全国教学竞赛活动,创新课堂教学。近3年来,学校有20项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教改课题获得省教育部门立项,并投入教学改革实践。教师获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湖南省信息化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省级名师空间课堂验收为“优秀”1人;入选湖南省普通本科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2个。遴选并重点培育9项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第十二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创新创业大赛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学校号召广大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新实验与创业实践,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不仅学生取得优秀成果,教师自身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吴长初、罗怀青副教授获湖南省“双创导师”荣誉,王冬华副教授指导大创项目17项,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43篇。近年来,全校师生共获得各类竞赛大奖50多个。

近年来,长沙医学院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层出不穷,在学术前沿不断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在重要科技领域开创一批醒目的研究成果。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94项、市厅级项目217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536篇,被SCI全文收录103篇、ISTP全文收录79篇、CSCD全文收录104篇,获国家专利3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近3年来,10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长沙医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新时代国家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学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用更高水平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