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民众,迅速形成全面部署、全体动员、全民参与的抗疫工作“一盘棋”。社会重大事件舆论之广、影响之大、互动之深,将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高校在组织广大师生防疫、抗疫的同时,也应充分挖掘此次抗击疫情中积淀的生动丰富的育人素材,凝练出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上好“社会课”。
全民战“疫”为立德树人提供素材
疫情防控等社会重大事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载体。近两个月来,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传播到扩散,很多高校师生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科研人员全力攻关,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无数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捐赠捐助……与疫情赛跑、与病魔较量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度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执政自信。这客观上为高校的思想引领注入了强大的信念和动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参与是最好的学习。疫情发生以来,从最初的惊愕恐慌,到冷静面对和科学应对,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成为这场全民抗疫的见证者、践行者。学生个人在与国家和社会的并肩作战中同频共振,实现了个体意愿和集体意志的精准对接。
很多学生虽然不在战“疫”一线,但防疫抗疫却从未掉线,以各种形式参与学校和地方的疫情防控工作。这种由实践产生的互动影响和连锁反应具有强大的贴切性和感染力,更是深化思政教育内涵、提升育人实效的全新路径。高校要善于把握社会重大事件产生的感应场,从抽象理论中激发出情境化、具象化和生动化的教学样本,针对性开展相关主题教育。
思政教育在师生抗疫中获得实践载体
此次全民战“疫”,高校在医疗卫生、科技攻关、智库服务、物资保障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于“一线战场”的专业性和高负荷运转,秩序维护、知识普及、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防疫“第二战线”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同样深刻而复杂。
很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主动承担起防疫抗疫工作。如在社区或乡村承担信息排查、卫生清理、知识宣讲等联防联控的志愿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偏远乡村和网络战线上,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辟谣求真、心理疏导、应急援助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正向作用。很多关于防疫抗疫的文宣作品和信息,来自大学生的主动创作、转发和传播,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的青春力量。
未来进入“后疫情时代”,社会更需要以一场全面的健康素养提升、社会治理总结、科研能力强化等行动深刻反思此类事件,杜绝悲剧重演。从防疫抗疫中挖掘教育素材,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相关领域的思考、总结和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对构建防范重大风险长效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高校与时俱进地承担时代责任和教育担当的生动体现。
重大事件融入教学应实现“三个统一”
此次疫情防控呈现出的全民性、时代性和影响性决定了其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充分挖掘防疫过程中的育人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或开展“课程思政”时,应注重实现“三个统一”。
一是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高校将重大事件融入教学时,既要注意正面的价值引导,也无须回避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缺陷与体制机制短板。要从党和国家意志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准绳,分辨是非曲直、衡量价值长短,实事求是、立场鲜明、有理有据地开展教育引领。
二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课堂教学是从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中提炼精髓,通过知识的传授,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看”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笔者认为,学生从课堂获得的理论,只有在现实社会中身体力行地体会和实践才能实现价值认同和价值弘扬。此次疫情防控,大学生是全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有着切身的实践基础和价值判断。这也为教学者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转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开放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此次疫情为思政课程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拓宽教学载体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师可以从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和学科特色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但学术无禁区,课堂讲纪律。教育活动不能盲目跟风,要注重教育规律和教学需求,坚持贴切性、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避免防疫事件和精神的泛化乃至神化,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此次疫情防控点燃了全民族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熊熊烈焰,也将包括广大师生在内的全体人民熔铸成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社会重大事件中播撒教育火种,既是对当下社会热点和痛点的教育解读,更是引领师生勇做社会思考者、前行者和负重者的初心回归。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19JDSZ1019)阶段性成果。]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张陟遥 /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