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

破“五唯”立“多维” “青椒”三年评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职称改革拓宽人才成长路径

发布时间:2020-06-19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345    分享:

破“五唯”立“多维” “青椒”三年评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职称改革拓宽人才成长路径

日前,成都中医药大学职称评审结果公布,2016年进入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青年教师章津铭,2017年晋升副教授,今年,33岁的他,作为网友口中的“青椒”,已经拿到教授职称。

不受年限和职称层级限制,破格晋升教授,这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的快速成长通道。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深入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对人才进行多维度评价,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弊端,拓宽人才成长路径,有力激发了教师员工的创新创造活力,学校发展呈现出新气象。

破除“五唯”,近20个渠道可评职称

这次获评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学院教师杨旭红,是四川省第四批援安哥拉医疗队队长,获得过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在安哥拉的两年时间里,他带领医疗队开展新手术、推广新技术,组织药房改革,为当地群众及华人华侨开展义诊,传播中医药文化;药学院教师黄立华,主动请缨参加扶贫攻坚战,担任凉山州盐源县田湾乡党委副书记、乡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实现了从博士到战士的转变。

“他们把科研和论文写在中国大地和非洲人民的健康事业上,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典范。”学校相关负责人说,该校创新性地提出“先评后补”“适当减免”的评审办法,包括杨旭红、黄立华在内的4位老师都获得了高级职称资格。

通过此次改革,职称晋升通道大为拓宽。除了论文、课题,还有多达近20种渠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个人获奖、指导学生获奖,甚至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等也被纳入,参评者任选3项即可。

“评教授要几篇文章、几个课题?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无法回答了。”学校相关负责人说,职称评定已由过去的“人去适应条件”彻底转变为“条件来适应人”,没有“达标”论文、没有主持课题也能晋升职称。这次职称评审,没有任何一名教师因为没有SCI论文被拒之门外。

“不唯”不是“不要”,而是更加重视成果质量。此次改革,学校将衡量论文质量的期刊分为A、B、C三类,包含10余种检索源,特别是大大增加了人文社科类的期刊种类,兼顾了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两大类教师的需求。

“我们制定了量与质的转化通道,体现质、量并重的评审导向。”学校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也不仅仅停留在课时数量、文章数量,更加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效果、专业建设情况等。

分类评价,体现学科和岗位特点

得益于此次改革,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长期从事中医典籍古文字和中医名家医史、医案整理研究的李国臣终于评上了高级职称。

“本学科上一次评出高级职称,还是9年前。”李国臣说,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文献的教学研究工作与自然科学有着很大差异,按照既往职称评审办法,该学科研究人员职称晋升困难。

为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鼓励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文献的原始创新性研究,在此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首次将该学科单列,并实施代表作评审制,按“老办法”不具备任职条件的也能晋升职称。李国臣以1篇论文和1本著作作为代表作,通过省内外专家的盲评、推荐,一致认可其学术水平和研究方向,顺利晋升高级职称。

“不唯论文、课题,不搞‘一刀切’,实现学科分类评价、工作性质分类评价。”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改革,职称评审开展“多维”评价,岗位分类更加细化、评价标准更加丰富,实现了教师群体分类、晋升通道分类。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学校首次新增中医药基础课程岗位类型、中医文化与文献研究特色岗位类型,特设跟师传承、发表学科特色期刊、代表作评审等评价指标。对实验技术岗位的评价,一改过去等同于教师岗位的评价方式,突出岗位特点,以新技术、新服务,重参与、重合作为指标,重视累计贡献。

“过去学校职称评审条件设置更符合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学科的人才评价标准,对人文社科类学科老师难度非常大。”该校国学院院长邬建卫说,现在办法改革了,分类评价、多维评价,老师们又看到了希望,工作又有了激情。

把立德树人、突出质量贯穿于人才评价全过程

都中医药大学“飞说微语”思政微信公众号在四川省及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小有名气。这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飞主持创办的,作为课程思政的延伸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和引导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在青年大学生中颇受欢迎。新媒体的传播与影响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案例,在职称评审时,成为关键的一项,突破原有职称条件的限制,使马飞顺利晋升副教授。

通过改革,服务于教育教学老师的晋升类型和通道增加,除了原有的教学型以外,又单独设立了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晋升类型,还针对基础类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一线教师进行了政策倾斜。同时,大幅度增加了教学工作的条件选项,甚至可选择的数量已经超过科研的可选条件,从教改课题、教改论文、教学竞赛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获奖全覆盖。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对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也更加明确和严格。将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红七条”纳入“一票否决”范围,明确“一票否决”的执行情况和时限区间,还设置了对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测评环节。

正是突破常规的、大力度的改革,使学校有了入职3年即评教授的第一人。章津铭说,此次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以实绩论英雄,更加关注老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晋升难题,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得到了有力回应。

来源 / 光明日报

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