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大医学综合改革,致力于“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创新驱动”三大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改革和创新。2019年初正式启动的综合改革,从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人事人才、对外交流、空间建设等方面全力推进,有序展开。
继承符合规律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创新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规律和机制。北大医学,改革在路上,奋进正当时!官微策划推出“改革说”专栏,采访报道北大医学综合改革的方方面面。
本期专访人物:段丽萍
段丽萍: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教授、主任医师。分管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工作。社会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全国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总体目标。
如今,改革进入第6个年头。北大医学在实施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哪些改革举措?形成了什么特色做法?记者就此专访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
背景:三段式螺旋上升 教与医更好协同
Q:201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截至2019年底,共设48个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目标。请您谈谈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的背景是什么?
段丽萍:背景有两个,一是医学教育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另一个是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构成。院校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准医生。毕业后教育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内外基本为三年;第二阶段为专科医师培训,根据不同专科的要求,时间也从两年到四年不等,甚至更长。继续教育则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过程。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性质决定了三个阶段紧密关联,能力培养呈螺旋式上升。
第二个背景是医教协同。2014年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总体目标,就是从政策上保证“教”与“医”更好地协同,包括:
要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特别是要理顺附属医院的管理机制,以发挥其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保障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供”与岗位要求“需”的统一;
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
医教协同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
Q:围绕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这一国家层面的任务要求,北大医学总体是什么样的改革思路?
段丽萍:北医在医学教育改革方面一直努力践行自己的社会使命和担当。
北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优秀住院医师申请考核攻读临床医学博士的模式,开创了我国医教协同培养优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人才的先河。相关工作在1993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北医主动肩负起医学教育“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在国家层面参与并牵头了多项改革方案的制订、文件政策的起草,包括:
借此契机,北医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的综合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
北大医学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可复制、可推广的专科医师培训体系。指导思想是:服务需求,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和现行教育、人事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步骤为:先行先试、稳中推进、有序实施。
特色:把握两个导向 探索一个衔接
Q:在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特别是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博士的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北大医学有哪些特色做法?
段丽萍:在专科医师培训和专业学位博士的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牢牢把握两个导向:一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专科设置。我们密切结合国内目前已有的临床专科设置和疾病谱特点,并借鉴国际模式,引入专科和亚专科理念。具体体现在各专科的培训时间和内容上,既要符合临床人才培养规律,也要能够胜任临床专科的岗位需求。二是以岗位胜任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更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对患者进行诊疗、教育和管理;同时还要具备终生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
这次新冠疫情是对我们医学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检验。在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中,有59名为在培专科医师,他们主动请缨,执甲逆行,奋战在抗疫一线;更多的年轻医生坚守在医院的岗位,为患者解除疾痛;还有一些活跃在线上医疗服务与科普宣教,守护着大众的健康。他们是我们教育的成果,也是我们的骄傲。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与专科医师培训的密切关系。在总结过去30余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专业学位博士培养和专科医师培训的有机衔接是推进医教协同的重要举措。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期间参与专科医师培训,特别是通过参加专科医师培训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作为专业博士的临床能力和毕业考核。对于专培医师,中期考核也是晋升主治医师的资格考试。在内容、形式和制度上做到了专科医师和专业博士的顺畅有机衔接。
另外,我们也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来顺应当前社会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需求。特别是结合这次新冠疫情,招录更多正在专培的青年医师攻读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呼吸、重症、麻醉、急诊等。今年,我们在招录非全日制博士时就做了政策上的倾斜,充分考虑了参加抗疫一线和特殊专业的人才。
责任:服务国家战略 发挥智库引领作用
Q:在这些探索方面,北大医学在全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段丽萍:北大医学在引领全国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医学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国家在医学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重要的专家智库,承担着我国医学“双一流”建设和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规划标准制定、审核评估、指导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建设及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作为这些学术团体的秘书处所在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为国家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学科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服务支撑作用。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革中开新局,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也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服务大健康需求,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的优秀医学人才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图 / 北京大学医学部
来源 /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来源 /《北医》报第870期
记者 / 武慧媛 韩娜
编辑 / 何渼波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