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医务工作者使命抗击疫情?如何透过疫情理解中国精神?……近日,滨州医学院思政课教师刘文卿结合滨医附院援鄂队员陈贞敏和患者之间的感人故事,一下子就提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在以“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的讨论中,学生在课堂上抢着发言。刘文卿将“案例讨论”等引入思政课教学,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滨州医学院为了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把出自《国语·晋语八》的“上医医国”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出“上医课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打造适合医学院的思政课。
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玉龙说:“‘上医医国’理念是与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正是这种契合,明确了医学院校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医学生,更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教学中,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望闻问切”,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精准设计研究,重新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打造以医为本的思政课堂。在实践教学活动环节,该校引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个别采访等形式,深刻了解医德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学生在学习钟南山、李兰娟、李文亮以及学校附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模范人物事迹的基础上,拍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题材的微电影,弘扬崇高医德医风,致敬战疫英雄。
思政课多元多样的实践教学改革,激活了原本枯燥的课堂。一时间,医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热情高涨,校园内原有的演讲协会、辩论小组纷纷转型,聚焦理论学习、政策把握、阐释传播。
滨州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于新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获得了他在校的第一个荣誉证书。他的《青春中国梦,赤诚医者心》在学校思想政治实践之经典阅读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为了写好这篇读书报告,我在图书馆看了很多书籍和期刊,还查了很多相关数据,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医学梦和中国梦,可以说受益匪浅。”于新雨说。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激活思政元素,使思政课变得生动形象,以此减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疏离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吕振波说。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吕振波 吕海波 图 / 滨州医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