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遴选
武汉大学《循证医学》
前言: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遴选工作。下列展示课程为参选课程。
课程名称:循证医学
开课学校:武汉大学
课程形式:在线课程
授课对象学位层次:硕士
课程负责人:曾宪涛 主任医师
课程主要内容
《循证医学》MOOC 课程包括循证医学概述、证据的来源与检索、临床研究设计类型与临床问题、常用统计指标的定义与解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制作过程及解读、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证据等级与推荐级别介绍、循证临床实践及其病例报告撰写、知识拓展9讲52个知识点。
教学目标
本课程围绕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既符合国际标准,更能解决本国问题的高水平的未来医学保健提供者、研究者、决策者、沟通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和教育者。
针对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循证医学二次研究证据的制作方法,掌握如何开展循证查房及撰写循证病案报告,并最终实现临床实践的持续优化。面向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循证医学理念及前沿进展,了解开展循证查房及撰写循证病案报告的方法,掌握证据生产、评价及转化的理论与技能。
在上述目标基础上,还将通过“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建设,让全国相关学习者“人人爱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细到广地掌握循证医学,为国家卓越医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教学设计理念
我国的《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和卫生部,2012年5月)和《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9月)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循证医学教育旨在通过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的普及、推广及应用,培养具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新型医学人才,这与国家的卓越医生培养意见是契合的。全球循证医学教学实践表明:循证医学是医学生未来进行科学临床决策的基础,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系列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循证医学教学是培养卓越医生的基础课程、更是主干课程。
本线上课程围绕卓越医生培养的要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方面,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打破既往知识点零散的局面,在理念的基础上,穿插先导内容、聚焦基本方法、归类共性知识点、突出核心疑难点、设立适应学生专业多样化的“课程拓展”内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循证医学知识体系。
(2)教学策略及活动方面,本课程的知识点整体上通过辨析、对比、归纳和示例进行设计,以理论讲授、操作演练并录制视频、线上课程设置留言区等方式,使学生在线下根据视频随时练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
(3)过程考核方面,契合各章节讲授的疑难点,设置讨论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通过互动性反馈的信息,评估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授课的不同时段,设置单元测试,阶段性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习进度;并综合运用定性及定量的方法考核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掌握度。
课程特色
1.一流的师资团队,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课程由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制作而成,该教研室也是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还成为国际权威组织 Cochrane 中国协作网的成员,课程主讲教师靳英辉副教授担任执委会联席主席,在国内外均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教师由校内外具有丰富循证医学教学经验的专家组成,背景覆盖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等学科和专业。自2015 年起,该教研室承担了武汉大学循证医学课程系列,包括《循证医学》《循证临床实践》《Evidence-based Medicine》《Clinical Research Design》《临床科研思维与方法》和《科研中期报告》,共计10门课程,本教研室获得了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2门(中、英文《循证医学》,课程负责人分别为王行环、郭毅,以“优秀”或“合格”结题)、MOOC 课程1门(《循证医学》,课程负责人:曾宪涛)、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循证医学》,课程负责人:曾宪涛),教师发表教学论文5篇,参编循证医学关联教材7部(普通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全国高校循证医学类教材1部,普通规划教材2部),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委出版相关教辅专著14部。
2.合理的知识架构,完善的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上,涵盖《循证医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循证医学概述证据的来源与检索、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制作过程及解读、证据等级与推荐级别介绍、循证临床实践等),另外:①考虑到学员对临床研究设计及统计指标的疑难点,首次将“常用统计指标的定义与解读”、“临床研究设计类型与临床问题”分别设为独立章节融入线上课程中进行讲解,便于学员了解《循证医学》的先导知识,让学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②考虑学员专业多样化的背景,首次增设“课程拓展”一节,围绕适用公共卫生、护理学、药物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学员的需求,让学员可以充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解决本专业的实践问题,增加其学习的广度;③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好地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方法开展临床转化,设置“循证临床实践及其病例报告撰写”一节,并率先介绍“循证病例报告撰写”这一内容,让学员有章可循,规范地报告循证实践,提供便于学员参考的“如何教授留学生撰写循证病例报告”范文,本文已于2021年4月28日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其次,以研促教,本教研室自2010年始以引入及研究国际循证医学方法学、构建适合于我国相关人群学习掌握及熟练运用的方法学体系为目标开展相关研究,以在循证医学重要内容如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制作、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等方面产生系列成果(162 篇科研论文)。在课程制作过程中,将研究成果有效融入各知识点内,优化教学内容。如“证据等级与推荐级别介绍”这一节,均以研究团队发表的 GRADE 在干预性系统评价、观察性研究、诊断准确性试验系统评价的运用方法的系列文章为基础,结合研究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并在课件备注研究论文的来源,以便学员进一步学习。
3.灵活的组织方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循证医学是一门关于如何依据证据进行医学实践的学问,医生诊治患者需要科学的证据。本慕课通过分层次学习目标的设立,着重学生实践循证能力的培养,而非仅灌输循证理论知识。通过医学实践场景相互切换的效果,以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更利于讲师对循证知识的传递;根据各知识点特征,从临床实际问题入手,将复杂难懂的科学内容通俗化,避免繁重冗长的抽象性描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结合课程平台特点,在重要章节内容设置老师课堂交流区,针对相应知识点,学员可自由进行讨论,通过自由辨析的方式,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采用线上录频的方式,依据实例中数据,逐步向学员讲解软件分析步骤,帮助其掌握基本方法,课下可反复进行实操演练。
文 / 课程申报单位
图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