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053公共卫生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19-04-20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1785    分享:

1053公共卫生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公共卫生硕士采用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一)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道德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学术道德的基本伦理和规范,坚持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和优良的学术氛围。能恪守学术道德底线,正确地引用文献和他人成果,杜绝剽窃、篡改、造假、选择性使用调查和检测数据等不端行为。

       2. 专业素养

       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责任心,有解决现场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意识,敏锐的公共卫生洞察力,良好的求知欲;勤奋学习,勇于钻研,具有较为扎实的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掌握本领域的职业技能,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3. 职业精神

       坚持人群健康利益至上的原则,具有正确的人生观,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人群服务,做大众的健康使者;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语言修养、伦理道德修养以及良好的诚信意识;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业务能 力。


       (二)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 基础知识

       应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医学相关知识;系统掌握公共卫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卫生统计的基本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掌握管理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还应掌握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社会心理学、信息交流与传播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应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知识,包括环境与健康、职业与健康、膳食、营养与健康、社会行为与健康等方面。掌握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卫生政策与管理相关的知识。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热点知识,充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应加强理论教学与公共卫生实践的结合,鼓励院校导师与现场导师共同指导,开展案例教学与现场教学等。公共卫生实践训练重点培养公共卫生现场实践能力,岗位胜任能 力,独立处置公共卫生问题能力以及公共卫生研究能力。要求学生有不少于6个月的公共卫生实践训练,掌握公共卫生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公共卫生现场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了解公共卫生的 重点和前沿。研究生在接受现场训练的同时,需结合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或公共卫生问题的现场调查。


       (四)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获取公共卫生前沿知识。结合公共卫生现场的实际问题,掌握查阅资料和文献的方法,获取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方案和措施。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拓宽学术视野;通过研究生读书报告及学术论文交流会,能够较准确、科学、严谨地表达学术思想,交流研究成果。

       2. 公共卫生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的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包括熟悉公共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具有一定的获取、处理和交流有关信息的能力,以及执行卫生政策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重点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控制能力、现场干预能力、公共卫生政策分析与制定能力;具有一定的卫生项目评价能力、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中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和报告公共卫生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具有良好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应具有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本学科相关知识的能力。

       3. 科学研究能力

       在导师指导下,掌握开展与公共卫生实践密切相关的现场调查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能力,能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疾病、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假设,正确设计技术路线及研究过程,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开展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并做好调查和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较熟练地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科学分析和推理,做出专业判断,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具备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须具有公共卫生学科特色,应密切结合公共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场实践。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 论文、质量较高的公共卫生现场调查报告,或是科学合理的卫生政策分析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

       1. 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是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和独立完成的科研课题总结,选题应紧密结合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工作的实际需要,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论文结果应对公共卫生实际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2. 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论文结构主要包括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缩略语/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文献综述、附录、致谢等部分。正文部分包括前言、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与建议。

       3. 水平要求

       论文要求选题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实践,研究立论科学、数据收集客观、分析方法合理,图表规范,讨论充分,结论明确,引文准确合理。研究结论应注重实用性以及对公共卫生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体现 应用价值或一定的新见解。


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公共卫生博士培养目标是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在国家、区域及全球范围内有专业影响力、国际视野和宽泛知识结构的高级专门人才,如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者、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者、公共卫生高级咨询专家和高级研究者等。 

       

       (一)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道德

       在研究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学术道德的基本伦理和规 范,坚持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和优良的学术氛围;能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地引用文献和他人成果,杜绝剽窃、篡改、造假、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等不端行为。 

       2. 专业素养

       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责任 心;具有扎实、深入的公共卫生理论知识;掌握所学领域的职业技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 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技能,能处理现场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公共卫生工作中管理者的角色;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旺盛的求知 欲,勇于钻研,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理念和习惯,不断追求卓越。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具备开展学术研究所必需的能力,如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能力、人群调查和实验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具有探索、研究公共卫生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问题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技能,能够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展开相关研究;具有批判性思维,具备深入探索科学问题与学术创新精神。

       3. 职业精神

       坚持人群健康利益至上的原则,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公共卫生事业,热心为公众服务,做公众的健康使者;具有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语言修养、伦理道德修养以及良好的诚信意识;廉洁奉公,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医学伦理,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和基本权利。       


        (二)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 基础知识

       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知识,了解人体健康与疾病本质及其规律;系统掌握公共卫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卫生统计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掌握管理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2. 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所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最新热点前沿、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和全球进展;掌握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开展公共卫生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熟悉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应急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外语应用能力。        


       (三)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1. 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院校导师与现场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6-12个月的公共卫生实践。掌握公共卫生实践的专业技能和公共卫生现场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的重点和实践岗位实际,针对公共 卫生和人群健康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或公共卫生调查,完成相应的研究或调查报告。公共卫生实践训练将重点培养公共卫生现场实践能力、职业胜任能力、独立处置公共卫生问题能力以及结合公共卫生实际的研究能力。导师组根据学生实践表现和调查报告,进行实践评估,并作为常规中期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核者将获得毕业所需的实践学分。 

       2. 与职业资格的衔接

       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以医学或生命科学特别是公共 卫生背景的硕士毕业生为主,为鼓励和引导学科交叉,对“非公卫背 景”的申请者,一般应具有1年以上公共卫生领域工作经历,但应补修MPH核心课程并考核合格。鼓励学生参加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        


       (四)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具备本学科相关专业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从各种文献资料中获取公共卫生相关前沿动态。结合公共卫生现场的实际问题,掌握快速有效获取所需的相关 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发现问题和解决现场问题提供方案和措施,将知识进行转化运用,将政策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并运用于现场工作;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拓宽学术视野,能够 较准确、科学、严谨地表达学术思想,交流研究成果。

       2. 实践能力

       具备解决复杂公共卫生实践问题、进行公共卫生技术创新以及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实践的能力;具备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组织和实施公共卫生调查或干预等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具 备一定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进行风险沟通,提出风险管控建议;高效地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促进等工作,具备评估和使用不同受众之间的沟通策 略,促进健康相关问题的宣教、知情及强化实施,以促进公众健康、影响有关促进公共卫生政策和做法的决策能力;具备较强的舆情与信息应对能力。

       3.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协调等能力

       具备作为未来领导者实现公共卫生领域变革的能力,能够利用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和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或策略;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善于组织协调资源(包括人、 财、物、信息等资源),具备与服务对象沟通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具备社会力量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能够与人群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能够认识到人口多样性对公共卫生项目、政策和服务的影响;具 备一定的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4. 研究能力

       具备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能力和科研设计实施能力,掌握开展与公共卫生实践密切相关的现场调查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疾病、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假设,正确设计技术路线及研究过程,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开展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并做好调查和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科学分析和推理, 做出专业判断;具备较强的报告材料书写能力,前瞻性研发针对健康问题的政策及策略,促进公共卫生实践活动;具有相应的科学批判性思维,对涉及本学科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具有良好 的学术鉴别力,并能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后,在导师 小组的指导下,选择公共卫生领域中具有创新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实践问题,以此为基础制定学位论文研究计划。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培养学生将核心理论知识与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实现课堂理论与方法、实践技能与具体研究相结合,以期为同领域研究做出创新性贡献,并强调研究成果对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1. 选题要求

       应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实践领域的实际问题,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总结本专业领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契合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关键、疑难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术价值或实际效益。

       2. 规范要求

       应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写作规范、使用规范的语言,学位论文字数应达到学位授予单位要求。博士生应独立完成论文,具备严谨科学的 态度,严格遵循学术道德标准与伦理道德规范,引用他人成果应明确说明,杜绝学术造假、剽窃他人成果等现象。论文结构主要包括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缩略语/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文献综述、附录、致谢等部分。正文部分包括前言、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与建议。

       3. 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能够体现研究生熟练掌握与实践紧密相关的理论并进行一定程度创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结果应具有原创性,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独立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和从事公共卫生应用性研究的能力;论文能够对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创造性解决本专业领域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