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评奖评优 >教育成果

传承创新 医教协同——依托名医名院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3-07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网     浏览:631    分享:

传承创新 医教协同——依托名医名院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7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传承创新 医教协同——依托名医名院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成果完成人:张光霁、张翼宙、袁  强、陈  华、杨伟吉

2.png

图片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官网

 中医人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根基,培养、造就高素质中医人才,是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使命和职责,也是推动中医事业传承创新的内在需求。然而,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实验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中医临床能力培养、忽视了中医学术的传承、忽视了中医人文素养的培育,失却了中医教育的本质,造成了中医高层次人才的人为畸形。以致于学者疾呼:中医高等教育陷入了学历越高越西医化的怪圈。为破除“中医学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学位区分不明显”的瓶颈,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临床性与导师个人学术背景的局限性”、“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与导师个人临床的专一性”之间的矛盾,着力中医学专业学位中医人文素养培育、中医学术的传承、中医临床能力的提升,本成果确立了以“大医精诚”为核心、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通过“知行合一”培养大医精诚之医德,建立以中医学术传承创新为选题的学位论文制度培养大医精诚之医理,以群师带群徒提高中医临床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医精诚之医术。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构建了“一体两翼”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兼具医德、医理、医术的“三全”中医人才;构建了“三位一体”中医学术传承创新的实践平台,形成了中医学术传承创新的指导模式;形成了一支紧密稳定的导师队伍和一群全面发展的“三全”优秀人才等四个方面。

3.png

名中医研究院成立揭牌

4.png

名中医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会议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提供

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 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于注重科研能力训练、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倾向,不能满足社会以及学术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问题;

 2. 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不能完全适应中医学术发展需求的问题;

 3. 解决了服务中医临床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如何切实提高临床能力的问题。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确立“大医精诚”为核心、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以至精至诚之大医为培养目标,在医德医风、学术理论、临床经验等三个方面不断锤炼,兼具医德、医理、医术的“三全”之人方可担当传承与创新之重任。这既是推动中医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使命和职责。

 2.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培养大医精诚之医德。在知识层面,设置了《国学精粹》等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开设远志大讲堂和名医讲座,加强医学人文素养;在能力层面,研究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古代名医小品汇演,以及每年暑假组织研究生医疗服务团,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医学人文培养体系。

 3.建立了以中医学术传承创新为选题的学位论文制度,培养大医精诚之医理。建立了以名中医为主体的导师队伍,学位论文以中医学术传承创新为选题,制订了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临床性学位论文比例明显提升,达到了86.67%,体现了专业学位论文的临床性。

 4.形成了导师负责制的“群师带群徒”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大医精诚之医术。推进医教协同,将“群师带群徒”中医师承模式移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采用导师小组与师承模式相结合,通过名中医工作室平台,形成了导师负责制的“群师带群徒”的教学模式,大大促进了名中医诊疗经验的传承,也大大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全面提升。

5.png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提供

三.成果的创新点

 1.理念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服务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培养兼具医德、医理、医术的“三全”人才,确立了“大医精诚”为核心,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

 2.模式新。构建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三位一体”实践平台,采用群师带群徒的教学模式,培养中医学术传承创新能力,提升中医临床水平。

 3.机制新。依托名医名院的医教协同深入到培养全过程,医院与学校建构起利益机制,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使得名中医的学术与经验得到传承,激发了双方的内在动力;在导师队伍建设中,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对导师的考核,考核结果与招生名额挂钩,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培养质量。

6.png

以浙江名中医馆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实践平台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提供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促进了兼具医德、医理、医术的“三全”人才培养

 自2006至2016年,我校每年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150人以上,该项成果还被用于2批中医师承人员研究生学位培养。研究生中医经典知识、中医学术水平明显提升,尤其在2015年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获得唯一一个特等奖。2名毕业生获得全国“放眼未来,仁心雕龙”中医药十大优秀论文奖;有2名博士生获得“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奖。2009年—2016年博士生医疗卫生服务团每年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二)提升了教学科研成效

 导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兼具医德、医理、医术的“三全”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果,主编特色教材《国学精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方剂学》,并且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中医师承制与见习医生制融合下的中医临床教学创新与实践》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临床科研项目“上火”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防治于 2014年获国家973项目资助;临床科研成果从瘀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的构建与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有2名导师获得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17年有1名导师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有3名导师获得全国首届名中医荣誉称号。

(三)获得政府与行业肯定

 2016年6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校医教协同机制取得的成效,我校方剑乔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医教结合模式的推进,提高了我们医学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管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名中医研究院十周年庆典大会,称之为浙江样板。“群师带群徒”的教学模式获得国家中管局肯定,并多次在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四)获得同行认可

 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福建、河南、云南等多家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来我校考察学习,他们对我校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表示钦佩。

 由研究生教育管理专家、中医药管理专家和名中医等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