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简介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1006中西医结合

发布时间:2019-04-10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网信息网     浏览:412    分享:

1006中西医结合


       (一)学科概况

       “中西医结合学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新医学。”是一门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与方 法,以及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渗透运用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是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医学门类中的交叉学科,是我国处在既有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简称中医学)、又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医学(俗称西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与完善,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蓬勃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拥有原创优势的新医药学,已经成为与西医学、中医学并存的三支力量之一,其学科理论不断发展,在实践中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是一方面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阐明其科学内涵,推动中医学与 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扩大服务领域,提升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西医结合医学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对生命现象和疾病防治规律的独到认识和富有成效的防病治病手段,启迪创新思路,充实和丰富西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医学理论创 新的目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新时代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独特模式,力求提供优质全面的医学服务,充分展示医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当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医学与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西医学的有机结合。

       回顾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自明末清初起,西医学逐步传入我国并得到发展,引起了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医学家的重视,出现了积极与西医沟通的中西医汇通学派。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制订贯彻了“团结中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提倡并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提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继承、整理、提高和发展我国中医学,奠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

       70多年以来,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内、外、妇、儿、皮肤、眼、耳鼻喉、口腔、神经、骨伤、肿瘤等各学科,取中、西医之长,相互补充提高,取得了显著成 绩。尤其在急腹症、骨折治疗和针刺麻醉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包括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肾本质研究、脾虚证研究、虚证与老年病研 究、脏象与证候研究、四诊研究、针刺镇痛作用机理研究等等,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为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 用,在国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目前,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主要代表的国际整合医学蓬勃发展,这也是我国对世界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医学门类中富有学科交叉特色的一级学科之一, 目前已在全国数十所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医科大学及中医药大学中,设立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以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各地都建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等。总之,不论是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还是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都已具备了高水平的专业队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也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当前,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范围包括:

       1.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新技术、新方法,深入发掘中医学宝库,不断整理、研究出更多更好的防治常见病、难治病和危重病的理、法、方、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2.应用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和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疾病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等,进一步阐明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机理;

       3.运用中医学经典理论及现代医学技术方法,研究阐述现代医学病症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理论及诊治方法,并推动中医中药理论体系的现代化;

       4.继续开展中药及复方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深入阐述中医药配伍规律、说清楚讲明白药效靶点,为开发我国自主创新的药物奠定基础;

       5.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史的研究,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建设,探索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6.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教学规律,强化学科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壮大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队伍。

       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与专业划分,不完全类同于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学科与专业,而要遵循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诊疗及研究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尤其在新冠疫情中,中西医协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此次疫情治疗的最大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推动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促进西医和中医的优势学科互补及融合,进一步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形成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理论是在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任务都是防治危害健康的各种疾病。正因为如此,在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相互借鉴和启示,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验证,逐步做到有机结合,这正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内涵不断充实、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必由途径。由于人类生命结构和功能的高度复杂性,无论是中医学的传统理论,还是西医学的现代理论,对生命活动以及疾病防治的本质性揭示和理解都还远远不够,这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以中医学经典理论及西医学现代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用经典中医学理论阐述现代病症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诠释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机制,形成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提高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并不断走向世界,推动世界医学的发展。

       2.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知识基础,除了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外,主要由中医学和西医学相关学科知识构成。

       在基础研究方面,中西医结合医学既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注重中医学对疾病的病因与病机认识,遵循中药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又充分应用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深入探索中医药(包括针刺等非药物疗法)对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功能状态及病理转归的影响,揭示中医药发挥治疗作用的配伍规律、有效成份、作用途径与靶点,从而阐明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机制。

       在临床研究方面,中西医结合医学既高度重视中医学的丰富实践经验及在中医诊断和防治疾病方面的临床理论,也十分关注西医各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五官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等临床学科的知识、方法及最新进展。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密切配合,大力促进中医、西医两套理论及方法的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有机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特有的疾病诊断及防治理论、思维和方法。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辩证思维的优势,利用西医学实证与循证研究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现代科学 技术的最新进展,探索研究运用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方法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创新性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和器械,并揭示其科学机制。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发展进程,也是弘扬中医特色,坚持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术交叉融合的过程。


       (三)学科范围

       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这三大类二级学科。

       1.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包括人体形态与功能的基础研究及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的基础研究。

       (1)中西医结合人体形态与功能的基础医学研究:包括中西医结合解剖学与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生物学等。

       中西医结合解剖学(含组织学)与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研究人体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与机体内、外环境平衡及内稳态理论的内在联系,揭示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整合效应;研究针灸、针刀效应的形态学及生理学基础和机制等。

       中西医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研究正常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联,阐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阐明中医气的实质和气化理论的生化基础。

       中西医结合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系统与中医脏腑功能的相关性;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患 (包括精神疾病)的机制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研究,阐明针刺治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机制等。

       (2)中西医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基础医学研究:包括中西医结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

       中西医结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病证结合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人体各主要系统(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疗效机 制;中西医结合实验动物病理模型的研制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医药拮抗病原生物的致病力和变异性的效应和机制;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效应和机制;研究中医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效应以及治疗感染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中西医结合证候与诊断基础研究方向,包括健康与疾病状态辨识研究,“四诊”客观化、标准化研究;证候发生的物质基础研究;病证结合的现代研究。

       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包括内、外、妇、儿科及其他临床学科。

       (1)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包括心血管、血液、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以及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关节、理化因素等方面的疾病、肿瘤和各种传染病等。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以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研究内容是深入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发展规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广义上看,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也可归属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范畴。

       (2)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涉及范畴包括腹部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内分泌外科、血管外科和烧伤外科等疾病也包括骨伤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以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 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血管疾病、泌尿系疾病、烧伤、肿瘤和器官移植领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等。

       (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包括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产科学两部分。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生殖障碍性疾病、生殖器官炎症、生殖器官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习惯性流产、妊娠期 高血压病、产褥感染等疾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探索中西医结合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作用。

       (4)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包括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基础概论、中西医结合儿科常见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儿科特殊疾病防治三部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疾病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消 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肌肉、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疾病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传染病、寄生虫病、急性中毒等。

       (5)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是将中医和西医有关重症医学的基础理论、思维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整合,应用于各脏器功能障碍、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症治疗的临床学科,其既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各学科联系密切,也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密不可分。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涉及范畴包括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以上疾病的诊断、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

       (6)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与性病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西医结合防治常见及多发性皮肤病(包括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 等)、中西医结合防治感染性皮肤病(包含性传播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美容有关的皮肤病(如脱发、痤疮、白癜风和其他色素性皮肤病)等。

       (7)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包括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三部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出血性眼底病、免疫性眼病、视网膜变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耳鸣及神经性耳聋、中西医结合防治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防治鼻咽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口腔黏膜病、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美容保健等。

       (8)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包括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与关节及软组织损伤、中西医结合诊治脊柱伤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与关节病、骨肿瘤、骨代谢病及运动康复等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9)中西医结合方法学:包括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工结合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如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吸纳人工智能、大数据、材料科学、医疗装备等技术的进展,集中开展中西医结合诊 疗装备的研究,包括标准化诊断装备、治疗设备、康复器械等的研发,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康养一体的医疗装备。

       3.中西医结合药学:包括中西医结合药理学、药剂学、毒理学等。运用中医学、中药学和现代科学,包括生命科学、信息学、现代医学和药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单方等防治疾病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毒副作用及其机制等,推动整合医学的发展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的研究方向,包括筛查中药的作用靶标,筛选中药有效成分,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及分子靶点;中西药合用增效机制研究;病证结合的药理药效研究和中西药作用机理比较研究,构建评价中药药效客观指标体系。

       中西医结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是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以及进行中药、化学药品合理配制剂开发。

       中西医结合毒理学的研究方向,是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中西医联合应用的临床安全性、中药的毒性损害机制、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增效或减毒机制等。


       (四)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比较扎实、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的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发展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领域基础研究所必备的实验方法技术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 料,并能够撰写外语学术论文。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具备比较扎实的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基础上,较熟练应用中医诊法和辨证施治方法,基本掌握本专业领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并能主动发扬和有机结合中西两种医学的优势和长处,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具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条件;有较突出的临床与基础科研能力,能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方法手段研究临床问题;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撰写外语学术论文。 

       2.博士学位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应具备坚实宽广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发展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熟练掌握现代医学、药学本专业领域相关基础研究科研思维和必备技能;具备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科,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应在掌握坚实宽广和先进系统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熟练应用中医学理法方药开展辨证施治,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疾病的诊治方法及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了解本学科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新动向,善于有机地结合和发挥中、西两种医学的优势和长处,具有独立处理所在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和解决疑难疾病的能力,具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条件。有突出的临床与基础科研能力,尤其是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科研思维和必备技能,具备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五)相关学科

       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