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

发布时间:2021-06-15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718    分享:

医学生理学

一、课程概述

现代生理学起源于1628年,英国医生WilliamHarvey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血液循环,把实验方法引入生物学研究,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生理学主要是用现代科学手段,从科学实验中研究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表型,研究这些功能活动的调节以及调节的机理。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阐明生命现象的最重要的基础科学,同时也是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课程之一。无论何专业(基础、临床、公卫与预防等)都离不开生理学。医学生理学是医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医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是医学科学思维方式形成和科学实验研究实施的重要保证。

人体的功能活动是极其复杂的。为了方便学习,在课程安排上,医学生理学以人体的各个系统为单位进行分析和讲解。医学生理学以人体各个系统功能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正常人体各个系统的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规律和机制。例如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主要讲解为什么血液会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如何流动,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血液的流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如何调节血液循环系统的活动等问题。其他系统的功能如肾脏的排尿功能、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等,常常是医生了解患者机体功能的重要指标,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依据。因此,医学生理学是医学生或学习医学和有关学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医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和掌握在各种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的改变。

医学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在学习和研究医学生理学时,可以在不同水平上进行。可以从整体进行研究,例如研究人的学习和记忆,研究人的行为等。也可以从器官和系统的水平进行研究,例如观察某些激素或药物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还可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研究,例如研究激素或药物如何通过对心血管系统中的受体起作用,它们是影响了细胞膜上的哪些受体、改变了哪些离子的运动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破坏,从而影响了心血管的功能,上述不同水平的医学生理学研究可以在志愿者(正常人或患者)身上进行,但由于人体研究的困难,更多的医学生理学研究则是在实验动物上进行的。动物实验为我们了解人体生理功能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资料,但必须注意的是,人和动物,特别是和低等动物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在将动物实验的结果应用于人体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必须在人体进行验证,不能简单地把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直接用来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们对机体功能认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此,生理学实际上是一条汇聚了无数小溪,长流不息的知识长河。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看,医学生理学的研究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尽管我们周围有很多因素可以诱发疾病,但对于某种疾病,人群中并不是每人都会发病。为什么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机体的反应性。而机体反应性的本质,就是机体功能调节的能力——这一医学生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生理学这一门古老的学科,在近代医学科学的研究中,又焕发出它的青春活力。由于生理学是很多专业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为了适应不同专业和培养阶段的要求,医学生理学讲解的内容不尽相同。对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应加强对当前生命科学、医学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的重点讲授,同时展开探讨,启发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思维。

二、先修课程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开展,已可以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认识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及机制。医学生理学研究生课程不但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对各种生理机能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且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整体调控来探讨机体的整合功能;探讨从正常状态到应激状态及某些重大疾病条件下的机体功能调控规律。因此在学习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多数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已经在本科阶段学习过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

三、课程目标

修完本课程之后,研究生应对医学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医学生理学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生理学的技术方法有较全面的认知,一定程度地理解和掌握人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规律和机制,以及在各种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的改变;掌握医学生理学常用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特点;了解医学生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本课程为研究生在各自学科课题的学习、科学研究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启发研究思路,并有利于研究生以后从事基础医学、临床检验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

四、适用对象

适用于医学和各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五、授课方式

本课程主要有两种授课方式,一种是传统方式,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另一种是非传统方式,包括讲座、学生读书报告、参观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参加由教授指导的科学研究等。

本课程课堂授课组织形式多样。在课程设置上,以医学生理学的基础理论为主线,从机体功能整合与调控的视角,研究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热点问题,突出基础与临床结合,突出科研前沿领域进展,由点到面。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为主,辅以专题讲座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但每一部分内容都与总体教学设计的宏观序贯性保持一致,保证了内容的整体性,又体现了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本课程教学手段有电子教案、PPT幻灯片、实物投影、照片、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研究生在课堂学习完成的同时,可在各教授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如科学实验、组会报告、文献学习、各种级别的学术交流等。

六、课程内容

为了学习方便,在课程安排上,医学生理学以人体的各个系统为单位进行讲解和学习。由于学习医学生理学这门课程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与医学有关,我们的课程必须为临床服务。过去我们对医学生理学的学科系统强调很多,而联系临床的内容重视不够,容易使研究生阶段教学与临床工作脱节。同时,医学生理学既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引进了很多新的观念和内容,日新月异的现代实验医学生物学技术更为医学生理学带来了研究方法的革命。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于是成为现代医学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多组学方法、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基因编辑技术与基因治疗、先进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为高级医学生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本课程将在教材编写、讲课内容、课堂讨论、考试命题、科学实践等环节都充分考虑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以及对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和讨论。

医学生理学课程的拟设专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

1.膜受体与核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

讲述内环境如何通过膜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和影响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新型受体的发现和功能研究及其在机体功能稳态调控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神经系统细胞信号转导

神经发育和损伤修复机制;信号转导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疼痛与镇痛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与神经生物学机制;慢性痛的记忆、认知和情绪机制研究等。

3.血管内皮功能与调控

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运输、合成与分泌、抗凝与促凝、调节血管新生功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因素等。

4.心血管功能稳态调控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功能稳态调控机理;常见心血管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及防治原则等。

5.消化系统中的内分泌激素

消化道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消化道分泌激素对心血管、神经、生殖等系统功能的影响等。

6.脑肠内分泌轴与代谢性疾病

肠-脑轴-肠道菌群影响脑和行为的途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主要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肠道微生物在脑肠轴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等。

7.脂肪代谢及其调控

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机制;肥胖相关基因与脂肪代谢调控关系的研究等。

七、考核要求

1.课程考核结合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综述报告、文献总结等形式)占50%,闭卷考试占50%。

2.闭卷的理论知识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问答题。

八、编写成员名单

祝世功(北京大学)、徐国恒(北京大学)、周菁(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