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前言: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遴选工作。下列展示课程为参选课程。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开课学校:吉林大学
课程形式:面授课程
授课对象学位层次:硕士
课程负责人:李波 教授
课程主要内容
具体授课内容包括:
(1)概论(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流行病学经典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中的新方法、流行病学应用及展望);
(2)描述性研究(案例分析、现况研究-重复横断面调查、监测、孟德尔随机化、文献评阅);
(3)队列研究(案例分析,超大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计、人群队列建设模式的进展、文献评阅);
(4)病例对照研究(案例分析、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病例交叉设计、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病例病例研究、文献评阅);
(5)实验流行病学(案例分析、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优缺点和注意的问题、文献评阅);
(6)筛检写诊断试验评价(案例分析、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筛检与诊断效果的评价、文献评阅);
(7)偏倚、混杂和效应修饰(案例分析、偏倚概述、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效应修饰、文献评阅):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案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点、应急处理步骤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教学目标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是在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更深入、更高级的一门适用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管理和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流行病学课程。
本课程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课堂-文献评阅”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力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着重于开阔学生科研视野,拓宽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拓展其专业知识储备,以期他们能够在未来科研及公共卫生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文献收集及评价、开展健康相关问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分析、科研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特别是能够在新形势下研判可能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并解决公共卫生问题,以适应新世纪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专业性质,落实培养目标,以当代公共卫生专业要求为原像映射课程结构,开发课程,构建专业能力为本位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课程;基于职业要求,落实实践能力,构建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内容体系和知识序列,创设学习情境;基于科研任务,落实科教学设计研素质培养,设计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和科研思维;建立开理念放式考核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沟通,确保课程信息与教学建议及时双向反馈。把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和满足学术深造的公共卫生科研人才培养作为推进课程建设的动力,明确课程地位:把当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导向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源泉,及时将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融入课程之中。
课程特色
本课程着重于开阔学生科研视野,拓宽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拓展其专业知识储备。在内容设计上,不仅考虑到了与本科《流行病学》内容衔接的有序性,还考虑到了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更新上的与时俱进,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以案例分析、理论课堂和文献评阅为主线,实践、理论、再实践相融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理解力。在教学手段上,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包括直观演示法、PBL教学法、角色互换法、问答法和课后小结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 / 课程申报单位
图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