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遇到过优秀的住院医师吗? ——写给主治医师们
工作这么多年,您遇到过优秀的住院医师吗?他(她)具备以下大部分乃至全部特征:
1.他(她)不会眼巴巴的看着你,等待你给他(她)管的病人下诊断、出医嘱。他(她)会对你说:“老师,我是这么考虑的…我打算给他这样的处理…您觉得可以吗?”
2.他(她)很少或从来不会耽误重要的检查或操作,他(她)早就计划好了重要的安排,并且按部就班地严格执行,只有在遇到自己一个人无法克服的障碍时,才会求助于你。他(她)会说:“老师,那个检查已经做了,结果如何如何;或者,那个检查因为…还没有做,我已经和…沟通了,会尽快安排,稍后再向您汇报。”
3.他会和病人及家属保持非常良好的关系,看起来非常复杂或困难的问题,在他和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中已经被看似轻描淡写地解决了。你甚至可能不清楚他曾经付出的情感和所做过的细致准备。
4.你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疑难危重病人交给他(她)管。
5.查房的时候,他(她)准备好了所有的资料(包括入院前和入院后的),有些动态变化他(她)还在幻灯里做了统计图表,一目了然。不仅如此,与其他人报告完病情后,以一句“汇报完毕,请上级医师指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做结尾不同,他(她)会花3-4分钟对病人的病情做简洁明了的特点总结,然后提出自己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见,并且会把确实需要上级医师分析和指导的重要问题明确地提出来。有时主任们会忍不住私下打听,这个小大夫是哪儿来的,工作几年了?
6.你在查房检查病历的时候,看到是他(她)的病历,会暗自高兴一下,终于有了从狂躁地批判中暂时解脱一会的轻松感了。然后会忍不住告诉其他小大夫,看看人家的病历是怎么写的,学着点。
7.在病房里相对轻松的时间段,你会发现,他(她)的周围常常会有更年轻的实习医师们围着他(她)东问西问,有的还一脸的崇拜,而他(她)会神闲气定地和学弟学妹们愉快地讨论。
8.你会偶然听护士在背后说起,“×××(他(她)的名字)真不错,上次还帮我…,一看就知道心眼挺好的。”“可不是吗?还特别能干,上次我们那台电脑出了点问题,他过来几下就帮我们弄好了。”
9.你会偶然听病人和家属说起:“×××(他(她)的名字)大夫太好啦,上次我做检查你们没有来,是人家专门跑了一趟送的标本。人家那么忙…”
10.你会听其他科的大夫说起:“×××(他(她)的名字)是不是你们科的,水平可以啊,过来一通分析,把我们主任都唬住啦!”
11.看着他(她)忙碌的身影,你忽然对这个月平均住院日的指标完成有了信心。
12.看到他(她)愉快的笑容,你忽然发现好像整个病房的氛围都温暖了起来。
13.你忽然发现,病房似乎不那么忙了,你居然有了更多地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文献,你居然有了写文章的时间。
14.你还会慢慢地知道:他(她)歌唱的不错…文笔也挺好…英文也挺溜…会跳街舞…知道不少名著…等等
慢慢地,你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碰到了一个天才,然后感慨:天哪,他(她)还只是个住院医师呢。是的,没有搞错,就是住院医师,不是住院总,也不是主治医师,就是工作了不到3年的住院医师。
您遇到过这样的住院医师吗?如果没有,不是您运气不好,要先问问主治医师们有没有用心地指导和帮助过那些更年轻的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们?大家有没有尽到自己作为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如果您努力了,大家都努力了,您会发现您的运气越来越好:经常会遇到天才型小大夫。
不仅如此,您还会惊讶地发现,背地里,在这些小天才的口中,您竟然变成了传说中的“大牛”。然后,您自己一定会再生感慨:“我居然不知道自己那么厉害,原来我就是大牛啊!而且是能发现和培养天才的大牛!
希望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不是梦想。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年住院医师们,他们再过1-2年,最多不超过3-4年的时间,就应该成长为这些个专科合格的专科医师。对欧美的毕业后教育而言,一个合格的专科医师就已经是这个专科最高级别的医生,也就是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而这个巅峰会一直持续很多年。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言,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能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还需要做更多地努力…
来源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李海潮